Powered by RND
PodcastsLeisureTalk三联

Talk三联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98
  • EP232 毕赣x刘擎x张踩铃:我拒绝活在《狂野时代》设定的无梦世界
    本期特别嘉宾:毕赣|《狂野时代》导演、编剧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张踩铃|内容创作者、脱口秀演员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做一个“梦”了?11月22日,毕赣导演的新片《狂野时代》全国上映。电影设定在一个“不做梦才能永生”的未来,由易烊千玺饰演的坚持做梦的人,反倒成为格格不入的“怪物”,被贴上「迷魂者」的标签。这个设定看似吊诡,却像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当感受被算法驯化,情绪被网络预制,我们是否也在不自觉间,亲手封闭了感官,交出做梦的能力,一步步把自己推向贫瘠的「无梦时代」?带着问题,本刊邀请到《狂野时代》导演毕赣,大观学者刘擎以及内容创作者、脱口秀演员张踩铃,从电影出发,展开一场关于梦、感官与生命力的深度对话。我们印象里的毕赣,疏远而沉静。但这一次,他却意外地向两位嘉宾敞开了自己,从骑车被撞的生活碎片,到对时代症结的洞察,他都娓娓道来。现场最有趣的一幕,或许是他将手卡半藏在西服领口却被摄影制止时,他打趣道:“你们怎么那么不喜欢这些小小的趣味?”这句调侃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哪怕在一个高度规训的工作流程中,毕赣仍在执意保留着“不实用的浪漫”。本期节目,是一次对复杂生命经验的高度凝结,也是一次对现实疲态的反抗。三位嘉宾从人人都会面对的情绪困境出发,探寻在感官不断钝化的当下,我们要如何守住那一点冲动、好奇和觉知?又该怎样抵抗“精神冬眠”,恢复蓬勃敏锐的感受力,重新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结?我们期待你在这段对话里有所获得,也想向所有尚在清醒、犹未麻木的朋友,发出真诚的呼喊:不要着急递出那把刀,请不要轻易杀死,那个会做梦的自己。哪怕它微小、荒诞、不合时宜。(本期节目的视频版已在《三联生活周刊》全平台同步上线)【时间轴】00:02:36 刘擎分享狂野时代观影感受00:05:06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00:08:09 毕赣评价易烊千玺:他是我的百变星君00:13:09 易烊千玺拍完毕赣的长镜头 几近流泪00:15:07 什么是迷魂者?张国荣演的角色都很迷魂者00:18:12 毕赣聊电影中的舒淇角色的设定00:22:32 刘擎说狂野时代是一部反潮流的电影00:25:03 从电影聊到现实:我们正在失去复杂的生命经验00:27:02 毕赣谈感官钝化:大多数人把灵魂交易了出去00:29:10 过度剪辑、过度美化,算法伪造的体验让灵魂萎缩00:30:52 踩铃聊童年记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很珍贵00:33:13 踩铃聊流量带来的创作心态改变00:39:19 毕赣聊长镜头设计:电影中每个群演都有故事00:43:41 刘擎说看电影是创造性的群体行为00:47:14 “别哭”是对情绪的一种暴力打压00:50:54 毕赣回顾从影十年:能在这个年代拍电影很幸运00:52:11 毕赣考过爆破证,“感觉特别摇滚”00:55:00 毕赣谈被摩托车撞,生命的趣味在于脱离轨道00:59:28 聊聊年轻人的想象性创伤 、自我保护机制01:01:37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羞于说出“爱上一个人”01:03:06 警惕“年少而暮气沉沉”,不要急于把世界固化01:04:46 电影结尾的设计巧思:长达160分钟的一场梦01:06:19 “不要轻易杀死那个会做梦的自己”【延展阅读】迷魂者:指《狂野时代》电影中由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在无梦时代下只有迷魂者依然固执地做梦。大她者:指《狂野时代》电影中由舒淇饰演的角色。大她者已经不再做梦,并肩负着除掉迷魂者的任务。法国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是影评人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国导演团体的称呼。法国新浪潮的特色在于对传统电影叙事的突破,对个人风格的重视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呼吁和追求。《现代启示录》:由美国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的电影,于1979年上映。电影揭露战争的丑恶与人性深处的恐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前苏联导演、作家,被认为是电影史当中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其作品注重对人物精神的刻画和对生命的探索。大卫·基思·林奇(David Keith Lynch):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其电影作品富有超现实主义色彩,以迷幻诡谲著称。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著有《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等。《南方高速》: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品采用万花筒式叙事视角,融合魔幻现实主义与实验性结构,形成独特的叙事迷宫。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法国和瑞士籍导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费代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意大利导演、演员,其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梦境与巴洛克式的华丽影像。《2001太空漫游》: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史诗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探讨了人类进化、人工智能与外星生命等多重主题。卡西莫多:是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角色,天生驼背,相貌丑陋,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策划|石书蕴 孙雨萱 许涛播客制作|于昌禾
    --------  
    1:08:37
  • EP231 踏访东南沿海:找寻财富基因背后的地理密码
    嘉宾 |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著有《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本期封面报道:《东南中国的繁荣史》东南沿海,是今天中国最为富庶和充满商业活力的地域,这种传统已延续千年。在人们的印象中,这里是鱼米之乡、物阜民丰、注重文教,同时有着坚韧进去的精神,是商业时代的开拓者与弄潮儿。不过,当我们把时空的维度拉长,看向更遥远的时代,东南沿海并不是一块被眷顾的土地。海潮侵漫、江水泛滥,让这里成为河湖纵横的泽国,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邢老师的脚步,去到富庶的东南,在穿山越海间找寻繁荣背后的秘密。【时间轴】00:59 去东南沿海,带着什么问题上路?06:27 东南沿海的海岸线,各有什么特别之处?10:17 “散装江苏”背后的地理渊源13:04 稻谷革命:如何从滩涂之地到鱼米之乡?29:09 棉花革命:江南如何成为纺织中心?36:19 水网与运河:支撑商业社会的物流网络47:42 闽在海中:海向经济的崛起54:25 “头家”文化与“合会”:爱拼才会赢【延伸推荐】专题 | 邢海洋·地理行走【图书】《气候、地理与古代的我们》,邢海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万万想不到的地理》,邢海洋/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8月出版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00:43
  • EP230 看见卡车司机:产业变迁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夏杰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本期封面报道:《跟着卡车行中国》“跟着卡车行中国”的系列报道,今年来到了第四年。相比于此前对于这个行业以及卡车司机生活的好奇,这一次,我们聚焦在这个庞大运输网络中更细微的几条毛细血管上:为川藏铁路输送水泥的滇藏线、运送大闸蟹的冷链线、前往中亚腹地的“一带一路”跨境线,以及看起来很神秘的危险货物运输线。在这四年间,我们也体会到这个行业所发生的改变。科技与基建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卡车司机的生存逻辑。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这些夜以继日奔波在交通线上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处境。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四位参与报道的记者,听听他们在与卡车司机的朝夕相处中,所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四位记者中,有三位都是第一次跟车报道,她们的切身体会,预想与现实中的差异,也能反映出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时间轴】02:22 第一次跟车采访,和预想中有多大差别?23:28 卡车司机的日常:如何在中途解决做饭问题?29:18 当跨境货运也变得越来越卷37:18 如何与看似冷峻的司机大哥打交道?44:10 “大车变小,小车变大”:被花式改装的依维柯52:19 极限速度的背后,是人的超常付出61:09 危险品运输:当驾驶室里有10个摄像头70:47 滇藏线上,为什么本地司机更吃香?【延伸推荐】EP113 跟着卡车司机跑长途,都会经历什么?EP170 为了工作,我们坐做了一万公里的大货车去莫斯科【图集】▲滇藏线上的做饭日常。(黄子懿/摄)▲运蟹路上的一餐炒鸡。很多司机都来自物流名城临沂,在路途中也会自备炒鸡调料。(覃思/摄)▲危险品运输中要用到的紧绳器,以收紧捆绑带,确保货品完全没有晃动空间。(夏杰艺/摄)▲驾驶室前的TIR资格证标识,表明该车辆属于国际公路运输系统,可以穿越不同缔约国之间运货,并享有最简化的海关查验手续。(李晓洁/摄)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16:43
  • EP229 溯源中国咖啡之旅:为什么是云南?
    本期主播:嘉宾:田梅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嘉宾:小咕,《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今天,你喝咖啡了吗?对当代人来说,咖啡早已不是一杯饮品那么简单,它是打工人上班时的提神燃料,是闺蜜下午茶时的甜品点缀,甚至周末独处时,“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下午”这样的画面,已经成为了松弛感的代名词。当生活被越来越多的coffee time填满,你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好奇过:到底什么,才算一杯真正的好咖啡?甚至往更宽阔的维度看,我们对“一颗咖啡豆到一杯好咖啡” 的完整旅程也知之甚少。当我们在城市里忙着早C晚A(Coffee&Alcohol)、赶due打卡时,在云南,咖农们种下的黄波旁咖啡豆,正在悄悄积累风味。它们历经采摘、杯测、直到面市被端上餐桌,也许你只会模糊地觉得“今天这杯好像比昨天的更香一些”,但这份微妙差异的背后,其实是一段从土壤到舌尖的完整风味旅程。带着这些对咖啡的好奇,我们与星巴克一同开启了咖啡溯源之旅,来到了云南普洱。在这里,我们与咖农对话、参与杯测体验,真正去理解什么是好咖啡,以及它如何让我们离好生活更近一点。00:01:27 万米高空上的黄波旁,与黄波旁背后的男人00:04:13 苦味的起点:云南咖啡的前半生00:06:06 “优质优价”意识普及:好豆子和坏豆子迎来不同命运00:10:10 一年只赚170元,咖农的至暗时刻00:15:34 从猜疑到信任,农艺师的下乡记00:26:23 咖农迎来好生活:皮卡换奔驰、宝马00:32:17 “专访”美丽星村面包店“主理人”00:36:17 云南咖啡走向世界:东航主题航班首航00:37:47 由一粒咖啡豆,联结更广阔的世界00:42:27 哀牢山上的白鹇鸟,与海拔2200米的咖啡梦【播客中出现的朋友们】咖农大哥:普凤辉、余祖贵、马孝金、蔡晴开(从左至右)星巴克中国FSC总监 佟亚伦(Alan)星巴克中国FSC的第一位农艺师、现运营经理 孙健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伙伴、“共享价值”云南项目负责人 徐玉文星巴克中国咖啡公使 刘咪(Charlie)星巴克 | 东方航空 “云南咖啡主题航班”普洱的咖啡树美丽星村策划: 郭凯鸽音频制作: foku
    --------  
    52:36
  • EP228 行走柏林博物馆岛:在德国,如何建立关于世界的叙事?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本期封面报道:《看懂博物馆岛》“看懂博物馆”的系列封面报道,到今年已经来到第五站,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位于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博物馆岛”,其实是散落在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岛上的一组博物馆群落,由老国家博物馆、新国家博物馆、老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佩加蒙博物馆这5座单体博物馆构成。与以往我们所探访的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综合性博物馆不同,这5座博物馆有着各自的历史沿革与收藏脉络,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承载着德国对于文明、历史等人文传统的思考。当然,行走其中,我们依旧会产生非常多的好奇:岛屿这样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会如何影响博物馆的建构?在这些德国顶级的博物馆中,为何会收藏诸多来自古希腊、古罗马与古埃及的文物,它们与德国以及德意志民族有着怎样的关联?德国的博物馆里,如何建立关于世界的叙事?以及这些来自异域的文物离开故土,在当年有着怎样的合理性,而今又该如何看待“流散文物”的身份?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两位记者的脚步,一起踏上这座柏林市中心的岛屿,了解那些跨越千年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时间流淌过后,在此处留下的印迹。【时间轴】01:22 建在岛上的博物馆群落,什么样?09:13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路线,参观5座博物馆?16:41 纳芙蒂蒂雕像:最知名的文物,究竟美在何处?26:43 为什么很多纳芙蒂蒂的照片,展示的都只是侧颜?32:21 修缮中的佩加蒙博物馆:被点亮的阿勒颇房间,与巨大的佩拉蒙祭坛50:49 为什么在土耳其发掘的文物,会成为德国博物馆的珍藏?57:04 心情复杂的时刻:在洪堡论坛,见到来自克孜尔石窟的文物60:54 文物流动背后的欧洲艺术史64:38 作为博物馆之城的柏林,还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地方?【延伸推荐】EP191 活化工业遗产,只是改造成文创园吗?EP145 完成发掘五十年后,如何观看马王堆?EP132 当考古现场变成博物馆,我们离历史更近了吗?EP114 帝国功业尽归尘土,唯一留下的是普拉多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14:22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Talk三联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节目每周更新,更多详情,欢迎下载《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三联中读”留言互动。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Talk三联, The Simpler Life? with James & William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Talk三联: Podcasts in Family

Social
v8.0.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24/2025 - 11:17:1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