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Leisure失控一点

失控一点

Jessica皮
失控一点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45
  • Ep48 谈起35岁的焦虑,我们决定诚实一点
    🪧 前情提要其实说起“焦虑”,我应该比两年前的自己好很多。它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被分散在生活中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里,让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那些永远让人「焦虑」的未来。这次,柚子从国外回来出差。我想,我们应该见一面,聊聊近况。结果话题来了个反转:本来是我提问,她却反过来问我。35+的女性困惑扑面而来,而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或许它不够系统、不够完整,甚至可能有偏差,但确实是我这段时间的真实积累与沉淀。35岁,好像总要跨过人生的许多坎:感情、工作、生活……你会突然发现自己被卡在某个升级打怪模式里出不来,迷茫、焦虑、bug一大堆。成长道理无非就那些,只是听得多了、聊得多了,慢慢地就会把它们嚼碎,揉成自己的“行动清单“,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想做自媒体,却被各种“赛道”压得找不到方向; 想找对象,却耗尽精力徒劳无功; 男女关系的拉扯总让你玩不来这场爱情游戏; 工作到了某个瓶颈期,你总是在原地踏步或随时面临裁员危机……生活就是这样,它不停扔给你怪物,看你如何把学过的道理切碎、调和,拼凑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艺术品”。大环境浪潮一波接一波,生活的凌乱一层又一层,AI像不请自来的怪兽攻击人类思维和能力,使你不得不怀疑,人类到底有什么特别?人类理想的生活蓝图究竟长啥样?这些让我们焦虑的怪物总不断地蔓延开来,如果焦虑能推动你下一步行动,那倒还好,但大多数时候,它只会让人更慌。我反而觉得,如果未来不可控,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诚实面对每一个变化的当下。当一只活在当下、摇着尾巴的快乐小狗,也许更轻松。这一集,我大概说得有点多。毕竟我们只是两个朋友的客厅闲聊,不负责提供焦虑处方,也没有人生套路。如果哪一句让你皱眉,那就当背景音放着;如果哪一句让你点点头,那我们算是灵魂碰撞了下。如果你在听的过程中突然觉得“怎么跟我一样啊?”——那请随手给我们一点鼓励,让我们知道,原来这条自媒体小路上不是只有我们在瞎撞。谢谢你点开了这一集。一起听听看吧,或许也能给今天的你一口喘息。🐶🌬️🎙️主播👩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嘉宾👩柚子:外企,现居法国,芝士热衷粉。📌 本期摘要02:14 35岁的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人生过半,我们为什么比20岁更不安?04:40 必须要有目的才能开始吗?有没有一种可能:先做让自己快乐的事?07:35 焦虑的根源:想太多,做太少?人生的支点来自“动起来”,不来自幻想。09:37 自媒体究竟在做账号,还是在做人?“人设” vs “真实”,我们到底在追什么?11:38 为什么我选择播客,而不是短视频?慢一点的表达,也许更接近真实。15:47 万年不变让人焦虑的东西:钱。经济焦虑,是所有情绪的底色?17:02 兴趣,到底能不能变成工作?热爱会不会被耗尽?18:23 自媒体要不要在意赚钱?做喜欢的事和生存之间,如何平衡?20:06 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朋友圈的评价?他人的眼光,为什么总困住我们?24:35 互联网的评价是正态分布的。接受被喜欢,也接受被讨厌。25:53 播客带来的意外收获:遇到同类。原来表达自己,会吸引到一样的人。30:23 男女关系里的“拉扯游戏”,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不会?33:12 社交软件:累、空虚、没结果?我们为什么还在用?35:05 为什么我们总执着于“感情的结果”?“要不要结婚”变成了终极枷锁。37:46 做播客是享受过程,而不是追结果。流量很重要,但不是价值的唯一标准。41:10 互联网是一面镜子,感情也是。照出的都是你自己。43:25 感情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粉红期待」?我们渴望的到底是什么?49:53 培养人生支点:比找到答案更重要。51:06 互联网本来很单纯,是商业让它变味了。分享 ≠ 目的、技巧、捷径。54:48 不开心的时候,学会让自己轻松一秒。别让焦虑的未来绑架当下的你。56:39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你的人生,是听过所有道理后的“调和”。1:00:16 短视频让人懒惰,AI让人依赖?我们是不是走在“人类要完蛋”的路上?1:05:15 明知道没用,却还是焦虑未来?怎么办?焦虑无法根治,只能学会共处。🎵 本期BGM 片头: 《Red Is The Rose》-The High Kings 片尾:《The Veil》 - Joshua Hyslop📖 关于《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  
    1:11:54
  • Ep47 我们终其一生,能与父母真正和解吗?
    🪧 前情提要很早就想聊父母这个议题。只是身边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带着各种伤痛,不便与外人道语,我也是。而如果只是停留在原生家庭的理论层面,不触及个人的感受和经历,那也并非我想要的方式。恰巧在一次读书会上,我遇到了Lady X,才让这场关于父母的对话得以展开。我的人生一直在修这门课,脑子里总是充满各种问号: 父母为什么总是不理解我? 父母为什么对我要求那么严格? 父母当年做的决定,我现在还能原谅吗? 父母的教育方式,真的只为了我好吗? 父母为什么有时候说的话会刺伤我,却自认为是在关心? 我对父母心里总有怨气,该怎么释放? 当他们离开,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父母,到底如何塑造了你的一生?你的性格?以前星星说过一句话:亲密关系的打通,会打通你身上的任督二脉,给你的人生加倍助力。我想,这里的“亲密关系”,不仅仅是男女之间,也包括父母之间。这一集,我想好好聊聊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它有多深刻、多复杂,又如何痛并爱着。这期录制其实是在一个月前,时间很紧。对于最近大家对我的批评,铭记于心。社会上肯定不缺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方法、心理学分析,这一集我们只聊自己想说的话——关于怎么看父母的感受、观点、片段思考,可能偏颇,可能主观,可能零散,也请听者随意。我妈常说:没有当过父母,是不会懂父母的艰辛。现在,我常常幻想自己若有一天成为父母时,是否会更理解那些他们曾说过的过分的话、越界的决定,甚至某一个痛哭的夜晚。不管你是否会成为父母,但你一定是谁谁谁的小孩。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父母和解。它就像影子,时常伴随,时常修正。这一生,我们都在重复这场最孤独的修行,没有终点。🎙️主播👩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嘉宾👩Lady X:以理性为筋骨,灵性为光芒。享受在寻常中捕捉思想的火花,并将其淬炼为令人会心一笑的见解。内心沉静从容,亦保有对世界的鲜活好奇。愿以这份通透,与你在人生路上,交换一片独特的风景。📌 本期摘要一、当我们开始反思父母02:17 原生家庭的问题,能被理性地解决吗?04:49 从《依萍和她爸》的爱恨,看父母的爱与伤二、成长的代价:冲突与离开06:41 离开家,是骄傲也是撕裂:为什么成长总伴随着冲突?11:06 别让父母为你收拾烂摊子12:41 “你是不是也曾对父母不耐烦?”三、理解他们爱的方式17:50 你家谁唱白脸?吃穿背后藏着父母最普通又最深的爱20:06 当角色颠倒,我们成了照顾父母的人23:12 羁绊,是无法割舍的爱:不够独立,也不代表不成长28:42 控制欲强的父母,其实是出于恐惧?四、回望自我:我们也在复制父母31:04 我柔弱,是原生家庭的影子,但修复自己才是真正成长36:12 亲密关系中的伤,常来自原生家庭38:16 学会拒绝:不再让自己的边界被轻易打破43:12 90%的离婚,都和父母有关?49:00 男性为什么更常逃避情感?五、原谅、失去与和解50:14 原谅父母,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自由53:26 你想过父母不在的一天吗?58:02 他们的离开,会影响你的生活吗?1:00:07 有毒的父母关系,究竟是否要和解?1:03:51 与父母的反复拉扯,才让爱有了厚度。🎵 本期BGM 片头:《Delta Dawn》- Monica Rizzio 片尾:Beauty And Pain - Hannah Miller (From 《This Is Us》我很喜欢的一部家庭剧插曲)📖 关于《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  
    1:06:28
  • Ep46 你羡慕的「诗和远方」,他真的活成了理想生活
    🪧 前情提要我已记不清是哪一年在豆瓣关注了他。只记得从那一刻起,就被他的文字、他的照片、甚至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深深吸引。在那个还没有自媒体的年代,他戏谑却带着诗意的文字,拍的极好的影像,不管是人文的还是风景的,仿佛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替我活成了我想成为的样子。十多年里,我困在格子间做“牛马”,却常常借由他的文字与影像,抚慰一颗永远被困住的心。在我心里,他早已不仅是一个陌生人,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偶像。今年年初,我突然想到:如果能在播客里采访一个人,就此了无遗憾,那一定是他。终于,在半年之后,我们聊上了。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所谓的“诗与远方”,看起来潇洒,其实背后也充满艰辛。他的自由,伴随着苦;而我,也时常在安定中窒息——人生从来不能两全。但这正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我们为什么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真正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本身,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多元才丰富。我可以看见城市中万家灯火的袅袅炊烟,为生计奔波的生命力,我也可以看见那些挑战不同活法的旅人,如何与世界不断切磋。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每一种生命力的发生,这一集只是把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摊开来,具象化一点想象力,仅此而已。就像电影《荒野生存》里男主角和阿牛一样,他们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生活的选择权,一直在你手上。”或者,这一集,只是我与偶像的一次对话,一场闲聊。于我,是常听常新的欢喜;于你,愿也能收获一丝微光。关于他仅有的2篇媒体介绍👇:10万张照片背后,金融民工流浪地球12年|谷雨影像 腾讯新闻《从金融民工到流浪汉,游民王阿牛的“月亮与六便士”》📌 本期摘要1、流浪的开端与内心安全感 03:03 你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04:56 长途流浪的“苦”,要怎么克服? 07:05 为什么可以一直流浪?迷人的地方在哪里?2、旅行与当下的时代 09:58 短视频时代,旅行成了一种表演? 11:53 旅行和写作,哪个更有意义? 14:32 书、旅行、写作与摄影,如何互相滋养?3、家与归属感的拉扯 19:21 在外流浪,会想回家吗?父母怎么看? 21:05 长期流浪,也会渴望“家”吗?4、走上流浪之路的选择 24:43 你是怎么走上流浪生活的? 29:19 谁懂修西藏公路的苦?靠什么坚持? 35:04 人为什么要追求自由?苦难和快乐,哪一个更真实?5、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42:19 多年旅行,是你理想的生活吗?有没有哪刻觉得不对? 43:01 出门旅行的风险,其实比想象中小得多 46:54 路上没钱怎么办?如何控制欲望? 48:12 为什么会回国?怎么开始带队游的? 50:12 路上的人更吸引,还是文化更吸引?6、流浪的传承与选择 53:07 年轻人想模仿,你会劝退还是鼓励? 53:48 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流浪吗? 54:52 南美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55:52 坚持不长久,随波逐流反而能走更远?7、流浪与人生课题 57:11 在旅行中,会想找伴侣吗? 58:55 流浪的他,未来竟然也想成为有钱人?! 59:26 为什么当下的人始终被困在“不自由”里? 1:02:03 主动放弃金灿灿的「黄金手铐」,有多难? 1:04:28 高学历去流浪,不会是一种浪费吗? 1:05:06 家庭教育,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1:10:31 你是一个文艺的人吗?有什么纠结和拧巴?🎙️主播👩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嘉宾👨王阿牛:游民,写字的人,旅途第十四年,去过六大洲七八十个国家。岭南人,于江南上学,曾在金融界搬砖。在非洲上过班,投行打过杂,去西藏修过路,埃及“盗”过墓,后来去西伯利亚过冬,中东露宿街头,美洲晃荡两年,还干过摆地摊,盖房子,弄客栈,再接着卖酒,当领队,批发皮带,代写情书……如今是自由撰稿人和摄影师,《孤独星球杂志》(倒闭前的)签约作者,文字和摄影曾发表于《旅行家》,《城市画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刊物。好读书,兴趣宽泛,宽泛得令人侧目,怪力乱神,野史巫蛊……觉得读书不求有用,但也相信“人年轻时候读什么书,往往没道理,余生却被其左右。”可能会写的东西:1、“原来还能这样玩”的旅行,以及“怎么还能这样活”的怪人。2、怎么把旅行玩好,怎么把旅行玩坏,坏得一生难以忘怀。3、好姑娘怎么好,坏姑娘怎么坏,以及应对的方法。4、如何花十年从金融业到修路界再到一个流浪汉。微信公众号:无尽的旅途豆瓣:游民王阿牛📷他的一些摄影集📒他的一些文字摘抄:(btw,我很喜欢💗) 多年旅行,如果说我学会了什么道理,那就是,长途旅行得以持续的要诀之一,爱上以至于深陷一个地方以前,离开她。 我有一个让人和地方都能变得可以忍受的法则——设一个期限。像加拿大,我每个地方待两三天就跑路,一下子昂贵的物价和严寒的气候,也变得可以忍受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对一个人,或是一段关系,大抵也是如此。明天就要别离了,我们就别吵了,且尽今日欢吧朋友们。 我很喜欢怂恿别人去冒险,去表白,去热爱生活,去打败恶龙,去夺得美人心。 我还有个毛病。就是哪怕穷得叮咚响,但如果一件事情,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尤其是不用历尽艰难就能赚钱的,我心里就会有抵触。事情嘛,首先得有意思,而且得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成功的,才值得做,才会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你或许会想,“你这一天天的,事儿也太多了吧?”是的,我毕竟是凭实力活得这么潦倒的,必须得毛病多一些。 在后来的岁月中,我渐渐明白,去寻找艰难和冒险是件毫无必要且操之过急的事,因为到了一定岁数,艰难和冒险会自己找上门,会让你哭天喊地满地找牙。 最近在波黑的小城住了下来,老城小桥流水,白天读书写作,黄昏遛弯散步,晚霞漫天时,清真寺的宣礼和教堂的钟声相继响起,绿头鸭划过桥底,鸽子飞向钟楼,然后灯火亮起,我独自归家,煮个面,开瓶汽水,看一部电影,不知时日过。 咖啡馆的守望者。来巴尔干的第一天,我就跟自己做了个约定。虽然人生苦短,但节奏一定要慢。如果时间不够,就少去些地方,甚至不能有哪没去很遗憾的念头。没事的,又不是只来一次的。 日落谈恋爱指南:太阳先生和大海姑娘夜夜缠绵,一天一个娃,成为了天上的星星。 似乎在荒野里待久了后,遇到人就会有种莫名的亲切。而且好像在偏远的地方,人们更倾向于相互帮助,且更不吝于展露纯真的笑容。 他这辈子看起来,好像不是很成功,但我们都很怀念这个人。 流浪的人,永远不会迷路。🎵 本期BGM 片头《Honey Take My Hand》-Cody Francis 片尾《Auld Lang Syne》-The Cast📖 关于《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  
    1:15:13
  • Ep45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敢说真话?
    🪧 前情提要抱歉,这一集让大家等了很久。也找不出任何借口来搪塞,除了自己实在抽不开身,嘉宾变动也让节目delay了不少时间。说实话,这一集开始得很唐突,几乎没有准备,也算是plan B的方案。但我知道有星星在,一切准备都不足为奇。几个月前,我对“真实与虚伪”这个选题非常执着想找寻答案。神奇的两性关系让我困惑:怎么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后来我慢慢明白,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日常交往,似乎都没有捷径,也没有通用公式。正如星星说的,真实与虚伪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人在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而辨别真假,全靠积累的认知和经验。我在想, AI或许都解不了这个世纪难题吧。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更复杂的是,社会教会我们要圆滑做人才能如鱼得水。于是我们戴上面具,应付各种难题。久而久之,会不会就忘了自己真实的样子?甚至觉得,讲真话、做真事似乎都不再重要。如果圆滑才有价值,那么谁还会选择做那个笨拙、真实的自己?而星星和彭彭老师(星星的吉他老师)却一直尝试用自己能接受的真实去“硬刚”这个世界。他们不是在说:真实就是好,圆滑就是坏,而是在问:“说真话,为什么越来越难?它究竟为什么难?我们还需要说真话吗?你还敢不敢说真话?等等……”好在,两位朋友义愤填膺,侃侃而谈,让我对世界的另一面仍抱有希望。我们需要礼貌待人,也需要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你,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吗?一起聊聊呗……🎙️主播👩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嘉宾👩星星居士:ENTP,射手,佛教徒,小红书见下👇👨彭彭老师:上海爱乐吉他乐团首席低音吉他、打击乐手上海吉他协会乐团首席低音吉他、打击乐手上海吉他艺术协会优秀教师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跟家人学习民族声乐,中学时期开始涉足流行音乐及西洋打击乐。长期担任国内多家赛事评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善于发掘学生的独特个性,学员在各大赛事中均有出色表现。📌 本期摘要真话的价值:为什么我们总在说与不说之间挣扎?01:52 什么是真实?什么样的话才算真话?03:49 敢说真话的人,也会内耗?05:54 如何分辨别人话里的真假?亲密关系与日常里的真与假09:37 亲密关系里,到底能不能完全相信对方?15:17 有些“假话”,其实只是为了避免麻烦?18:50 说了真话,却遭遇谩骂?20:53 不来上课最常见的理由:假装生病?23:07 恋爱脑 vs. 真话:情绪价值与客观指正的冲突28:06 检修吉他只是借口,还是情绪需求?社会与成长中的真假规则31:33 圆滑、世故、成熟,是成长必修课吗?35:18 圆滑的人如鱼得水,说真话的人为何难生存?37:50 00后最敢说真话,他们为什么敢?40:15 为什么说真话的人被贴“渣男”标签?48:35 男人的真话为何稀缺?最不愿意说真话的为什么是男性?真假现象与案例56:46 音乐圈假弹假唱成风尚:真话去哪了?58:49 信息时代,主动喂给你的往往不是真的1:00:59 管理层听不到真话:西贝“预制菜”事件解析总结与思考1:03:38 究竟该怎么找到真话?1:06:11 “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高认知 vs. 低认知的人面前的生存策略1:12:15 品味是流量的敌人?听众想听 vs. 你想表达,如何平衡1:14:54 人终究是一人来,一人走,勿留恋🎵 本期BGM 《Gotta Be Patient》-Michael Bublé,Barenaked Ladies,Sofia Reyes📻 嘉宾往期节目Ep36 那些舍不得的人,都藏在你爱听的歌里 (星星、彭彭老师)Ep27 请问,你是乖小孩吗?(星星)Ep20 聊《好东西》,我们吵起来了!(星星)Ep19 “审美,于我而言,是种能量!”(星星)Ep15 打工人续命,跟内耗说拜拜~!(星星)Ep14 信仰,能否帮我们穿越焦虑和迷茫?(星星)Ep13 饮食男女,我们不如重新认识一下(星星)Ep12 中年人在失业宇宙,各自飞翔(星星)📖 关于《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  
    1:16:28
  • Ep43 青春饭,真的只能趁年轻吃吗?
    🪧 前情提要和 Rose 的对话,让我数次错觉好像不是在和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聊天,而是在和一位“历经世事”的人交换人生感悟。她谈起职业的迷茫、恋爱的保鲜期、未来的方向,竟然让我这个已经出社会 15 年的人,也听出了新的收获(建议可以从38:14开始)。我不禁回想:21 岁的我在干什么?我是否像她一样,思考过这些问题?听友群里,也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困惑:在当下这个时代,未来的出路该怎么选?是考公、进大厂,还是放手去追求兴趣?迷茫并不只属于年轻人,它更像是所有人的集体困惑:我们到底要不要去追逐自己热爱的生活,还是安稳、体面才是真正的答案?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青春饭”,它真的存在吗?是不是过了某个年龄,一切就来不及了?Rose 提出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问题:“如果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你会饿死吗?“答案是:大概率不会。只是,可能没那么体面。所以,你会因为“不体面”而放弃追寻吗?或许答案只有你自己能给。无论是选择稳定还是冒险,只要是让你自洽、快乐、怡然自得的,那就是属于你的答案。聊到最后,我们其实都认同了一个结论:人可以有很多种活法,我们也不是鼓吹所有人都要冒险或创业。正如纳瓦尔说的:“如果你能找到一件对你来说像玩一样的事,并在其中碾压别人在“工作”的状态,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所以,青春饭不是一道必须趁早吃掉的菜,而更像是一种选择:你要怎么用你的青春?甚至,是不是只有青春才能吃“青春饭”?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主播👩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 本期嘉宾👩玫瑰:21岁,infp,FWFW非舞即兴肢体派对主理人,她说:她会成为自己喜欢的大人。 小红书账号:玫瑰Rose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摘要01:05 一场“不跳舞”的即兴肢体派对——这是什么新玩法?02:20 青春饭一定要在青春吃吗?还是等老了?04:30 为什么想创业?走出舒适圈背后的勇气与不安09:14 自由 vs 挣钱 ——年轻人最难的选择题11:08 当梦想撞上父母的期待:支持还是管制?16:25 从锋利女权到温柔理解:如何看待男性的傲慢?20:06 开放式关系,真的能做到不嫉妒、不占有吗?23:51 校园里的甜甜恋爱,还值得期待吗?26:46 恋爱有保鲜期?还是我们自己有青春焦虑?30:03 互补关系的独特魅力,为什么吸引人?32:20 青春的肉体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独一无二38:14 年轻是该先享受,还是先吃苦?42:00 稳定 or 冒险:有没有正确答案?45:29 运动给人生带来的力量,不只是身体上的50:01 没有坑的路,你只会越来越弱——人生到底要不要执着于“避坑”?54:45 青春饭,到底是礼物还是一种诅咒?1:04:10 她为什么喜欢“玫瑰”?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本期BGM 《Open Letter》-CHOSZN 《I Need You Most Of All》-Stephen Sanchez📝 关于《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  
    1:07:57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失控一点

微醺,是聊天的最佳时刻。为什么叫《失控一点》?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克制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 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讨论的个人聊天播客,由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独立制作,现在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苹果播客)、豆瓣、喜马拉雅、荔枝、网易云音乐、QQ音乐、知乎播客收听,如果你有兴趣,欢迎与我联系。 微博:weibo.com/jalshow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jalshow 小红书:失控一点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失控一点, Rip It Up: The Renovations Podcast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失控一点: Podcasts in Family

Social
v7.23.13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21/2025 - 5:24:5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