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财自由

叫我罗同学
财自由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5
  • 118.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基金更稳健 让客户体验更好
    ​​结论​​:本期播客核心在于强调投资里“长期主义”与“客户适配”,呼吁基金从业者尊重资产规律,通过稳健策略与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关键内容总结​​ ​​客户需求分层与产品匹配​​​​高净值客户​​:风险偏好降低,追求稳定收益(3%-5%即可),厌恶高波动。​​普通投资者​​:易受短期高收益诱惑(如TMT赛道),但易因回撤大而流失。​​匹配矛盾​​:私募需精准匹配客户风险偏好与产品策略,避免“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现象。 ​​长期稳健的价值​​​​夏普比率优化​​:降低回撤可提升客户实际收益。​​客户筛选与教育​​:通过产品定位筛选适配客户,减少“追涨杀跌”行为。 ​​行业反思​​​​公募困境​​:短期排名驱动导致风格极致化,长期难以沉淀客户信任。​​私募挑战​​: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策略稳定性,避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品牌。​​二、分阶段总结(时间码)​​00:00-01:34 私募合规要求与客户需求的矛盾(3%收益案例)。01:35-04:40高净值客户风险偏好下降→ 讨论A股长期收益预期(10%+困难)。04:41-08:57公募基金规模与波动的悖论(支付宝爆款基金案例)→ 波动导致客户流失。08:58-14:21私募建立信任与长期品牌 → 回撤控制提升客户体验。14:22-17:34固收+策略的启示(张翼飞案例)→ 稳健策略长期累积收益更优。17:35-21:42公募赛道选择的影响(主题基金vs均衡基金)→ 极致风格短期冲规模,长期隐患。21:43-29:29行业规律与个人选择 → 尊重资产规律(如波动率、夏普比率) vs 短期利益诱惑。29:30-49:49打工人的困境与突破 → 长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49:50
  • 117.糟了!牛市没跑赢别人怎么办
    这轮牛市,你们跑赢指数,跑赢朋友了吗?总结内容:​​1. 核心观点总结​​ ​​牛市与熊市策略差异​​:牛市中应谨慎,避免盲目追高;熊市才是布局良机,需珍惜低价资产。 ​​长期复利的关键​​:熊市控制回撤、保存本金,牛市自然积累收益(如社保基金案例)。 ​​估值与基本面​​:短期收益依赖估值波动,长期回报由企业盈利和分红决定。 ​​投资者心理误区​​:牛市中过度乐观、熊市过度悲观,需理性看待市场周期。​​2. 分阶段总结及时间码​​时间段核心内容00:02-03:42牛市不比速度,核心是熊市准备;历史案例(如03-05年未亏钱)证明底部布局的重要性。03:43-06:55复利的关键在于熊市控回撤,避免“电梯式”资产波动;个人投资者案例(南通小姐姐)体现逆向思维。06:56-09:25市场分化,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匹配的策略;公募基金短期业绩与长期表现的矛盾。09:26-14:33投资风格无优劣,关键是与自身目标匹配;警惕政策对估值的影响而非基本面。14:34-17:59高估值股票风险(如乐视、全通教育案例);长期持有需等待企业“倒霉时刻”。18:00-23:47估值变化的短期驱动 vs 盈利增长的长期影响;光模块等热门板块的投机风险。23:48-27:38寻找“好生意”(如茅台模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因素(政策、市场情绪)。27:39-35:38经济基本面压力(外贸疲软、内需不足);市场高效定价,长期回归价值。35:39-45:59投资如农耕,追求确定性;保留现金等待下一轮机会,避免高位追涨。​​3. 反常识内容及批判性思考​​ ​​反常识观点​​:​​“牛市不比速度,熊市才是关键”​​:多数人认为牛市应全力进攻,但嘉宾强调牛市后期风险远高于收益。​​“高估值板块短期可能继续涨,但长期必然回归”​​:市场常追捧热点(如AI、光模块),但嘉宾认为其盈利支撑不足。​​“公募基金短期业绩亮眼≠长期优秀”​​:如某基金经理2021年业绩60%但随后暴跌,复利计算仍亏损。 ​​批判性思考​​:​​合理性​​:长期视角下,均值回归是常态,控制风险优于短期收益(如巴菲特“保住本金”原则)。​​局限性​​:熊市判断难度高,需结合宏观、估值等多维度指标,非简单“避险”。​​案例矛盾​​:嘉宾推崇“好生意”(如茅台),但承认其稀缺性,普通投资者难以复制。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44:41
  • 116.聊聊泡泡玛特这家公司
    本播客的核心主题是分析泡泡玛特(Pop Mart)公司的成功因素和投资教训。杨培鸿和黄沛然基于2022年的研究经历,反思了错过该股投资机会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创始人王宁的运营理念(如长期主义、直营模式和成本控制)。关键信息包括: •​​历史回顾​​:泡泡玛特从大学创业起家,通过直营模式和国际扩张(如韩国首尔店)实现增长,但2022年因疫情和市场误判被忽视。 •​​创始人理念​​:王宁强调“尊重时间、尊重经营”,体现在节制开店、限制IP消耗(如拉布布新品发布)和注重线下体验,这帮助公司建立了品牌厚度。 •​​投资教训​​:两人反思了因缺乏持续跟踪和深度认知而错失机会(如海外数据未跟进),并讨论了当前估值(4000亿市值)如何? •​​品牌与消费洞察​​:播客对比了泡泡玛特与迪士尼、三丽鸥,指出线上销售不易形成品牌,而线下门店能通过环境反馈提升品牌忠诚度;同时,消费升级和降级可共存于个体(如穿便宜衣服但喝茅台)。 •​​结尾升华​​:黄沛然引用王宁创业短片,强调泡泡玛特的故事体现了脆弱与坚韧的平衡,提醒投资者重视管理层和长期价值。总体而言,播客强调:泡泡玛特的成功源于运营而非单纯IP内容,但需谨慎;投资中,持续跟踪和深度认知创始人理念至关重要。 阶段1: 播客引入和背景介绍 (时间码: 00:20 - 01:38)​​​​总结​​: 杨培鸿开场介绍主题,回忆2022年对泡泡玛特的研究,因未持续跟踪错过股价上涨。提到新书《因为独特》对王宁的理解更立体,并邀请黄沛然讨论心得体会。​​关键点​​: 设定讨论框架:从过去研究到当前反思。 •​​阶段2: 2022年研究反思和错过机会分析 (时间码: 01:38 - 05:01)​​​​总结​​: 黄沛然反思2022年研究不足:报告写完但未持续跟踪(如忽略海外数据和泡泡玛特乐园建设),导致在熊市中错过反转机会。杨培鸿补充,内部讨论时对国际化质疑(如“海外能行吗?”)导致误判。​​关键点​​: 经验教训是:深度认知和好奇心缺失是投资失误主因;当时估值不低,但增长潜力被低估。 •​​阶段3: 创始人王宁的故事和运营理念 (时间码: 05:01 - 14:41)​​​​总结​​: 杨培鸿详述王宁创业史(从大学开店到北京直营模式),强调其成本控制(如收银台高度设计)和长期主义(如不开过多店)。黄沛然补充,王宁的节制决策(如限制IP消耗)体现“尊重时间”理念,这与星巴克案例类似。​​关键点​​: 泡泡玛特本质是运营型零售公司,非内容公司;创始人重视一线反馈和品牌积淀。 •​​阶段4: 品牌建设、线上线下比较 (时间码: 14:41 - 27:20)​​​​总结​​: 两人讨论品牌建设反常识:线上广告(如Facebook)效率高但难形成品牌厚度(如保洁案例),而线下门店通过环境反馈(如“品牌包裹感”)能建立长期心智。杨培鸿以人际关系比喻线上线下差异。​​关键点​​: 消费行为中,升级/降级共存(如优衣库T恤配茅台);时间(track record)是核心护城河。 •​​阶段5: 投资教训和估值讨论 (时间码: 27:20 - 55:41)​​​​总结​​: 反思估值泡沫:当前4000亿市值(对应40倍PE)过高,类比海天味业、永辉超市等案例,强调伟大公司需经时间考验。黄沛然指出,定义错误(如“泡泡玛特是中国的迪士尼”)导致误判;杨培鸿建议等待回调,因公司治理风险(如国际化扁平化挑战)增大。​​关键点​​: 投资原则:避免热股时买入,重视管理层行动;错过机会源于未与王宁直接交流。 •​​阶段6: 结尾升华和总结 (时间码: 55:41 - 01:10:24)​​​​总结​​: 黄沛然引用王宁创业短片(B站可搜),强调生活脆弱与坚韧的平衡。杨培鸿赞同,并结束话题,提醒听众阅读《因为独特》加深认知。​​关键点​​: 升华泡泡玛特故事,强调长期主义和情感共鸣。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09:42
  • 115.股市太热了!我们反而很担心你!
    行稳方能致远原文链接​1. 简明内容总结​杨培鸿与小罗围绕当前股市过热展开深度讨论,核心观点包括: ​​市场风险预警​​:当前科创板估值(PE 160-300倍)远超2015年创业板泡沫(150倍),且经济基本面未同步改善,存在巨大泡沫风险。 ​​历史教训​​:2015年创业板高点买入者十年未回本,本轮泡沫起点更高(130倍PE起步),下跌风险更大。 ​​投资建议​​:对已获利50%以上的基金(尤其科创主题)建议止盈,视作"逃命机会"。警惕"空中加油"行情(左脚踩右脚式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 ​​行业对比​​:房产亏损比股票更致命(一线房产跌50% = 25年家庭收入蒸发)。制造业/出口份额触顶,难再现高增长。 ​​行为警示​​:避免"火场捡尸"心态(博取泡沫尾声收益)。居民财富若再遭股市洗劫,将拖累消费与经济。​​2. 分阶段总结与时间码​​​​时间段​​​​核心内容​​​​00:00-05:42​​​​市场过热现象​​:杨培鸿指出估值分化严重,房产亏损比股票更持久(例:20年买房者至今难回本)。​​05:42-12:28​​​​历史参照与公募行为​​:类比2015年创业板悲剧,强调公募基金"涨时跑得快"特性,去年劝朋友扛住亏损等反弹。​​12:28-29:47​​​​投资理念批判​​: 拆解价值投资光谱(深度价值→合理价投→超级成长),指出国内缺乏"控股整改"土壤,易踩价值陷阱。 批判言行不一现象:基金经理用基本面包装投机操作(如寒武纪5000亿市值故事)。|| ​​29:47-50:18​​ | ​​资管行业困境​​: 客户信任短暂(业绩差2年即被抛弃),倒逼经理追求短期排名。 霍华德·马克斯策略更适用:牛市跟涨、熊市少跌。 || ​​50:18-01:04:36​​ | ​​行动建议​​: 止盈高弹性基金(尤其23年大跌+24年暴涨品种)。 警惕"山洪式下跌"(如科创200估值345倍,压缩80%即破产)。 |市场预测的矛盾: 一方面强调“无法预测市场”,另一方面多次暗示“牛市已近尾声”,存在逻辑不自洽。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1:04:38
  • 114.牛市来了!您回本了吗?
    本期核心观点: 市场现状:当前A股处于牛市初期,但行情分化严重,部分板块估值过高(如TMT、科创),部分仍具性价比(如金融、周期)。 投资者心态:经历熊市后,投资者易受短期收益诱惑,存在“回本即离场”或“追涨高风险资产”的心态,需警惕人性弱点。 投资策略:强调长期视角,避免因短期波动影响判断; 建议后期还可以调仓至估值合理板块,规避涨幅超50%且前期回撤大的基金; 重视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的对比,当前A股股息率优势显著。 时间码 : 00:00-01:38 开场寒暄,提及市场热度,回顾2023年熊市与当前行情对比。 01:39-03:42 分析当前市场分化:股息率高于国债,但盈利未显著改善,结构性行情为主。 03:43-05:49 投资者心理变化:从熊市的冷静到牛市的焦虑,强调“以终为始”的长期思维。 05:50-08:19 操作建议:回本后需谨慎调仓,砍掉短期涨幅超50%的基金,避免风格极致风险。 08:20-10:39 讨论投资者行为:回本后可能离场或继续冒险,建议通过分散持仓降低风险。 10:40-13:44 对年轻人的建议:保持耐心,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逻辑,避免频繁交易。 13:45-16:46 解释不推荐具体基金的原因:市场风格难测,需自主决策并承担风险。 16:47-19:37 代客理财的责任与压力,以ETF管理为例说明被动投资的局限性。 19:38-22:36 历史经验回顾:2021年核心资产崩盘案例,强调敬畏市场与估值风险。 22:37-24:51 对价值投资的反思:A股波动大提供机会,但需警惕流动性风险(如小盘股崩盘)。 24:52-28:27 与徐彦空仓基金的对比,讨论价值投资者在牛市中的焦虑与坚守。 28:28-32:54 A股适合主动投资的原因:散户主导市场,情绪化波动创造超额收益空间。 32:55-35:57 市场周期复盘:大小盘风格切换规律,强调估值而非点位的重要性。 35:58-39:51 组合管理思路:低换手率、重理念轻业绩,批判贪婪对风险管理的破坏。 39:52-42:58 对市场过热的担忧:监管未干预暴涨,需警惕后续回调风险。 | 42:59-47:26 思维模式探讨:批判性思维 vs 盲目崇拜,强调原则(如安全边际)而非教条。 47:27-48:46 节目价值定位:陪伴投资者度过艰难时期,传递理性声音。 AI的核心思考与质疑 1.值得借鉴之处逆向思维:在牛市中强调“均值回归”,提醒投资者高位风险,与多数乐观声音形成对冲。 数据验证:用股息率、估值分位数等量化指标支撑观点,增强策略可信度。 长期主义:反对短期择时,主张通过资产配置和估值筛选穿越周期。 质疑与争议点1操作建议的绝对性: “涨幅超50%即砍掉”可能忽略行业景气度变化,过度简化决策逻辑。 对科创板的悲观判断(如估值19倍)与市场实际表现可能存在偏差(需结合盈利增速动态评估)。 市场预测的矛盾: 一方面强调“无法预测市场”,另一方面多次暗示“牛市已近尾声”,存在逻辑不自洽。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风险提示】: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  
    48:47

More Business podcasts

About 财自由

本节目从一个投资经理的视角来分享他在投资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认知,分享他的研究道路上的点滴进步。 未谋胜,先谋败。如果不产生本金永久损失,收益自至。 加社群(付费)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暂定每周三更新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财自由, Money Talks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财自由: Podcasts in Family

Social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9/19/2025 - 10:36:0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