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pp
Top stations
Podcasts
Live sports
Near you
Genres
Topics
Open app
Open app
Radio
Podcasts
Live sports
Near you
All contents
Popular sports
UEFA Champions League
UEFA Europa League
Premier League
NFL
NBA Basketball
Major League Baseball
NHL
Top music genres
Pop
Rock
Hip Hop
Chillout
Country
Oldies
Electro
Alternative
80s
Classical
House
Jazz
Top 40 & Charts
Soul
Classic Rock
Blues
Latin
90s
R'n'B
Ballads
Gothic
Punk
Hard Rock
Salsa
Dub
Top topics
News
Culture
Sports
Politics
Religion
Children
DJ
Comedy
Campus Radio
Interview
Christmas
Music
Education
Top categories
Comedy
New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True Crime
A - H
I - P
Q - Z
The podcast starts in
- 0 sec.
Podcasts
Arts
门道
Listen to this podcast in the app for free:
radio.net
Sleep timer
Save favourites
Download for free in the App Store
门道
宝藏姐姐
Arts
History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57
vol.57「波斯」32个首都,5000年不断:新月与蔷薇如何守住"文明十字路口"?
本期时光探宝人:南京博物院 策展人 管琳关于这个展览的探展视频,我将发在听友群里,各位可以➕ v :mmcg1011 进群一看究竟—时间轴—00:00 波斯文明:新月与蔷薇的文化意涵对话探讨了波斯文明中‘新月’与‘蔷薇’的文化象征意义。‘新月’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象征生命循环,后成为波斯王权象征,再随伊斯兰政权演变。‘蔷薇’源于波斯诗人萨迪的诗集,象征和平与兄弟情谊,其名言被联合国采纳。二者作为展览标题,代表伊朗文明的核心意象。03:25 波斯诗歌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对话围绕波斯诗歌的文化价值和其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展开。提到波斯诗歌墙作为互动区的设计,选取了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等波斯古典诗人的作品,翻译由张鸿年先生完成。特别提及鲁米的诗作《伤口是照进你内心的地方》,强调诗歌展现沿线人民文化特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理解,体现波斯文明的精神与气质。05:58 伊朗文明的多元交融与展览解读展览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汇,展现了伊朗文明自古以来的多元融合,包括古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伊斯兰阿拉伯文明等。首章节‘史前迷雾与民族大迁徙’揭示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重要历史节点,强调了伊朗人民在保护自身文明的同时,接纳并融合了多种文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明内涵。展览还通过与中国文物的对比,展示了两国悠久的文明交流史。08:32 伊朗文明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话围绕伊朗文明历史中的五个重要时期展开,通过具体文物如黄金狮首授权环、垂叶法莲花纹银盘等,展现了埃兰、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安息和萨珊王朝的文化特色与工艺成就。特别强调了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如西汉莲花纹银盘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工艺影响的例子,体现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12:39 雅利安人迁徙与欧亚文明格局的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大迁徙改变了欧亚大陆文明格局,分为西迁和东迁两支,分别影响了希腊文明、印度种姓制度和伊朗文明的形成。埃兰文明作为伊朗文明的早期代表,展示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6:58 波斯帝国崛起与伊朗历史进程对话探讨了公元前678年至549年间的谜底王国及后续波斯帝国的形成。雅利安人迁徙至伊朗高原,分化为米迪人和波斯人,其中谜底人一度强盛。居鲁士大帝崛起,征服谜底,建立波斯帝国,开启波斯文明,统一伊朗高原雅利安部落,奠定波斯帝国基础。20:11 居鲁士圆筒与波斯帝国的治理智慧对话探讨了居鲁士大帝创造的人权宪章——居鲁士圆筒,及其在波斯帝国治理中的作用,展示了波斯帝国的宽容政策与强大版图。展览通过帝王美学的展品,如黄金石首授权环和狮子形象玉座腿,体现了阿奇美尼王朝的辉煌。背景板描绘了波斯波利斯时期的万国朝贡,展现了帝国的国际影响力。23:53 波斯波利斯与亚述浮雕的文化交流对话探讨了波斯波利斯作为阿基米德王朝的重要都城及其建筑特色,特别是万国门和阿帕丹台阶浮雕的历史背景。提及了亚述浮雕中朝贡场景的细节,以及狮子形象在波斯与中亚文化交流中的传播路径,展示了古代文明间的互动与影响。28:59 索罗亚斯德教与波斯文物的艺术特色对话探讨了索罗亚斯德教作为波斯帝国国教的重要性及其对波斯世界观的影响,强调了该教二元对立的宗教观。同时,对话还提到了帕蒂亚人建立的安息帝国时期,文物艺术特色与文明融合的表现,特别是在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希腊化时代背景下的变化。31:05 希腊化时代的伊朗高原与丝绸之路的繁荣对话探讨了亚历山大帝国后,塞琉古王朝和安息帝国在伊朗高原的希腊化影响,特别是通过来通杯等艺术品体现的艺术风格融合。同时,讨论了安息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以及萨珊帝国的历史概貌和文物特色,展现了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繁荣景象。36:15 萨珊波斯艺术:王权、宗教与文化复兴的交融萨珊波斯艺术展现了古代波斯艺术的巅峰成就,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以王权与宗教为主题,通过宏伟的建筑、浮雕和工艺品展现王朝辉煌。展品包括镀金银盘、玻璃杯、陶器、纺织品及青铜宝剑。萨珊时期,琐罗亚斯德教成为国教,波斯文化经历希腊化后的复兴,重新占据文化巅峰。一件萨珊时期的丝织品残片描绘了贵族女性与男性形象,体现了当时服饰风格及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38:59 萨珊王朝玻璃工艺与中西文化交流萨珊王朝时期,伊朗成为继罗马帝国后重要的玻璃制造中心,尤其以冷加工磨花玻璃器闻名,风格独特,多用于上层社会及出口。中国南朝贵族墓中出土萨珊玻璃器,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萨珊玻璃器包括眼影液瓶、香水瓶等,功能多样,装饰各异。中国本土玻璃制造始于南北朝,但初期仍以进口为主,如南京象山七号墓发现罗马型玻璃杯。萨珊玻璃工艺与中西文化交流展示了古代文明的互动与融合。44:13 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冲突及其影响对话讨论了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长达数世纪的战争,以及萨珊帝国因长期征战而衰落的原因。战争主要集中在西线的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东线则受到贵霜帝国、白匈奴人及突厥人的压力,北线面临匈奴人的袭扰。萨珊帝国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四面受敌,最终导致其衰败,为阿拉伯文明的进入铺平道路。46:19 伊朗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特点对话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对当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尤其是内沙布尔陶器的抽象化装饰,这反映了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的教义。同时,伊朗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伊朗伊斯兰艺术风格,其中阿拉伯书法和抽象图案成为重要元素。50:41 波斯文化在地方政权分裂中的韧性与复兴讨论了波斯文化在地方政权分裂时期的表现,指出尽管政治分裂削弱了统一性,但地方政权的崛起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尤其是萨曼王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菲尔多西创作的《列王纪》成为波斯文化认同的基石,展现了波斯文明的韧性。展览中展示了萨曼王朝的代表性文物,如内加尔布尔陶器和玻璃器,体现了该时期对波斯文化的强烈复兴意愿。54:54 突厥与蒙古文化对伊朗陶器艺术的影响对话探讨了11世纪后突厥人和蒙古人进入伊朗,如何通过战争与文化交流,特别是陶器制作技术的创新,如熔块胎技术及釉上釉下彩的发展,对伊朗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提到了一件陶碗,融合了突厥人形象、伊朗服饰和源自阿拉伯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汇的特色,成为伊朗陶器艺术的重要里程碑。59:49 蒙古统一促进中伊文化交流与红彩陶工艺蒙古帝国通过政治稳定、贸易和宗教宽容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伊朗的文化交流,形成黄金时代。红彩陶作为伊斯兰时期重要文化代表,其金属光泽制作工艺独特,需经过复杂烧制和颜料绘制过程,展现了当时艺术与技术的融合。01:03:00 萨法维王朝织物艺术:织金与黄金印染技术对话深入探讨了萨法维王朝时期织物艺术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织金技术和黄金印染技术的应用。织金技术涉及将金线缝制到织物中,而黄金印染则是将黄金溶解后用于印染,两者皆用于宫廷服饰和装饰,象征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些技术不仅体现了当时手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波斯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影响。01:07:04 伊朗地毯艺术与中伊文明交流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地毯艺术,特别是科尔曼地毯民族系列的构成与象征意义,展现了世界大同与民族融合的主题。同时,回顾了中国与伊朗自汉代至唐代的贸易路线和文化交流方式,强调了两地文明互鉴的重要性与历史深度。01:09:31 中伊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纽带对话深入探讨了中国与伊朗之间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丝绸之路的开通开始,两国在语言、宗教、工艺美术等领域的互动不断加深。波斯语成为国际交际语,多种宗教传入中国,波斯的工艺技术丰富了中国的物质生活。同时,中国的深思、纺织技术、陶器、绘画等也影响了伊朗,展现了双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01:15:23 南京与波斯文明:展览背后的故事对话围绕南京地区发现的波斯文物展开,提及象山七号墓中的玻璃器与镶嵌金刚石的金戒指,揭示了古代南京与波斯的贸易联系。展览筹备历时半年,最初以艺术角度解读波斯,南京站则侧重于波斯古文明的发展。尽管伊朗方面因战争未能亲临布展,但通过录像协作完成展览,目前伊朗方正与国家文物交流中心商讨延展协议,以保护文物免受战乱影响。01:19:20 波斯文明的韧性与展览导览建议对话围绕波斯文明的韧性展开,强调其在历史变迁中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创造性适应的能力,归因于语言文字的连续性、宗教的本土化、艺术传承以及地理优势带来的文化交流。建议观众通过展览中12个重要王朝的历史阶段划分,理解波斯文明近5000年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本土文明的结合。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视觉设计:赵月茹
--------
1:22:35
--------
1:22:35
vol.56「波斯」征服我,成为我——波斯文明的终极“剧本杀”
时光探宝人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特聘专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冀开运—时间轴—00:00 波斯文明: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对话探讨了波斯文明中‘新月’与‘蔷薇’的象征意义,新月代表伊斯兰文明的身份与文化,蔷薇象征波斯文明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波斯文明在沙漠中的顽强与乐观。 04:0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态的影响伊朗高原作为欧亚大陆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伊朗文明的交往性,频繁的文明交流深刻塑造了伊朗文明的形态。从雅利安人的迁移到亚历山大的征服,再到阿拉伯穆斯林的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和突厥语系王朝的影响,伊朗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格局、政治格局、语言格局和宗教格局。 13:43 伊朗高原地理与文明发展关系探析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位置对其文明发展的影响,包括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影响、伊朗文明的传承性以及游牧文明在其文明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伊朗作为连接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通枢纽,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地理特征,使得波斯文明得以延续。此外,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游牧文明的发展,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游牧文化仍深刻影响着伊朗的社会生活。 22:42 伊朗高原地理环境与宗教文化发展关系探究对话探讨了伊朗高原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其宗教文化的发展,指出沙漠半沙漠气候促使人们思考终极力量,从而孕育出索尼亚斯教,对后来的一神教产生深远影响。伊朗文明通过信仰转变,特别是选择什叶派,强化了内部团结和国家统一。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形成互动,伊朗人民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通过发明和创新突破自然局限,展现了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与突破。 28:59 伊朗文明定都迁都的历史与政治考量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文明中定都迁都的历史及其政治考量,从埃兰文明的苏萨到古波斯帝国的四都制,再到后世的迁都,这些决策均体现了对国家统一与治理的战略性思考。伊朗的定都迁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首都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文明在国家构建与维护统一过程中的独特智慧。 35:05 伊朗高原历史上首都变迁与文化复兴对话探讨了从塞琉古王朝到伊尔汗王朝时期,伊朗高原上各王朝首都的选择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强调了首都通常位于交通要道和绿洲城市,如巴格达、伊斯法罕等,这些城市不仅支撑了帝国的行政与军事需求,还促进了波斯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特别是在阿拉伯帝国后期,波斯文化通过新波斯语和文学的兴起得到了显著的复兴,绿洲城市成为了文化繁荣的中心。 42:10 伊朗首都变迁与文明传承对话探讨了伊朗历史上32个首都的频繁变迁,强调首都选址常在交通便利、财富集中的地点。伊斯法罕等城市作为帝国中心,见证了伊朗文明的传承与国家统一。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首都逐渐向伊朗高原内部退缩,德黑兰等绿洲城市成为防御重心,同时这些城市也成为了伊朗人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5:59 伊朗高原:文明交融的中介者角色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高原作为文明交融中介者的历史逻辑。从琐罗亚斯德教、景教、摩尼教的传播,到伊斯兰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以及藏传佛教的影响,伊朗高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历史文献和事实,揭示了伊朗高原如何成为欧亚路桥,促进了宗教、文化和物种的传播,展现了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53:15 藏族迁葬习俗与古波斯拜火教的联系藏族迁葬习俗源于古波斯萨珊帝国的拜火教,该教认为尸体污染环境,故将尸体置于山顶让鸟类啄食。今日伊朗雅兹德仍有类似习俗。藏传佛教迁葬逻辑与拜火教相似,皆认为灵魂不灭,肉体可消。伊朗高原在文明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传播中药动植物,还将希腊雕刻艺术与佛教结合,形成犍陀罗艺术,影响中国佛教造像。伊朗文明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促进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中介作用,如维吾尔族字母的形成。 59:31 波斯文明的韧性与同化力: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融合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同化能力,即使面对外来征服者,如塞尔柱帝国、伊尔汗王朝及土库曼人建立的王朝,波斯文明仍能保持其底色并吸收融合外来文化。这些征服者因人数少、文化制度落后,不得不依赖波斯人的行政管理、文学艺术和税收体系,最终导致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融合,波斯文明成为主导。这一过程体现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文明交融的原理。 01:11:45 波斯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选择性吸收讨论了波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如伊斯兰文明、希腊文明等,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形态。强调了波斯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吸收原则,以及与中华文明在文化融合方面的相似性。同时指出,将伊朗历史简单类比为中国满汉关系是不准确的,伊朗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并存且以波斯文明为主导的过程。 01:19:28 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与中华民族的相似性探讨对话深入探讨了伊朗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特性,与中华民族的相似之处,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上的非主体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以及面对外部侵略时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伊朗各民族虽有方言和饮食习惯的差异,但在国家认同、法律和教育等方面高度统一,特别是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展现出的团结一致。此外,伊朗的少数民族在公开场合普遍使用波斯语,体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和谐共处。 01:23:33 伊朗近500年边疆治理与中央地方互动探讨了近500年来伊朗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包括军事控制、联姻、人质制度、任命边疆少数民族为官、行政区划分而治之等方法,以及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模式。指出伊朗的治理制度相对中华文明较为粗糙,但总体上保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强调了伊朗中央与边疆、农业区与游牧区之间的密切互动,以及通过财富、税收、官员任命等方式实现的控制与分权。 01:32:58 伊朗为何选择什叶派伊斯兰教对话探讨了伊朗从琐罗亚斯德教转向伊斯兰教,尤其是什叶派的原因。651年,萨珊帝国被阿拉伯穆斯林击败后,伊朗人改信伊斯兰教,因其提倡人人平等,且更简单朴素。然而,波斯人仍感被阿拉伯统治者歧视,因此更倾向于支持什叶派,认为只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才有资格领导穆斯林社团,这与波斯人传统的王室血统观念相契合,从而在伊朗高原上逐渐形成了对什叶派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01:46:54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的融合历程对话讲述了1501年至1736年间,撒保维王朝如何通过236年的官方化运动,将伊朗高原大部分居民转化为什叶派信徒。这一过程包括改写家族历史以增强统治合法性,强制改变军队信仰,以及通过教育和宗教活动推广什叶派信仰。最终,什叶派与伊朗民族深度绑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认同。 01:52:12 什叶派与伊朗民族认同的融合历程对话探讨了什叶派在伊朗高原上经过236年的宣传教育,如何与伊朗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及波斯历史文化文学高度融合,成为伊朗爱国主义的核心。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伊朗与周边穆斯林国家的界限,也促进了伊朗多民族统一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时展现了宗教与世俗权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互动。 01:56:39 伊朗什叶派文化与爱国主义的深度融合对话探讨了伊朗什叶派文化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如何通过宗教节日和习俗塑造伊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了500年来什叶派信仰对伊朗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下,宗教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挑战。 02:04:14 伊朗文化与旅游深度解析对话围绕伊朗的什叶派宗教与民族认同、波斯文明的反抗精神及伊朗丰富的旅游资源展开。强调了伊朗在民族主义与宗教信仰上的紧密联系,以及旅游时的安全建议、风俗习惯遵守和经济实惠的旅游成本,为计划前往伊朗的游客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02:14:10 伊朗旅游攻略与文化体验分享对话围绕伊朗旅游展开,介绍了中国游客可通过旅行社或自由行方式前往,特别提到了德黑兰的青年旅社住宿性价比高,以及伊朗的华人餐厅和当地特色美食。推荐参观德黑兰博物馆、伊斯法罕王宫等文化遗址,并建议携带小礼物增进与当地人的交流。强调伊朗对中国游客免签政策,旅游成本相对较低,且安全形势良好。同时,分享了学习基础波斯语对旅行的帮助,以及伊朗作为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和与中华文明的相似性。本期节目配套书籍推荐: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视觉设计:赵月茹
--------
2:21:19
--------
2:21:19
vol.55「番外+串台」每一座城市都是异乡,我们总在执拗地寻找熟悉
串台:《门道》x《津津乐道》x《循环往复》—时间轴—00:00 首钢园与永定河的自然人文交融对话中提到首钢园及其周边环境,包括永定河、西山以及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等,展现了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从永定河畔的惬意午后到首钢大烟囱的壮观景象,以及夜晚灯光下的赛博朋克风格,都体现了首钢园作为北京后花园的魅力,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02:07 城市更新典范:永定河畔的休闲新空间对话围绕永定河区域的城市更新展开,提到该地融合了历史工业记忆与现代休闲元素,如首钢园、冬奥记忆、露营、骑行等,成为北京近郊的城市更新典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骑行爱好者。 04:00 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的对话对话围绕城市更新的主题展开,探讨了不同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发展。参与者分享了各自在城市旅居中的体验,以及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看法。特别提到了首钢园的转型,从工业遗址到文化艺术科技园区的转变,展现了城市更新的活力与可能性。同时,对话中穿插了关于户外录制节目的趣事,包括在古迹和古墓中的录制经历,以及对神秘事件的探讨,增加了话题的趣味性和深度。 07:12 天津城市更新与文化记忆的融合对话探讨了天津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将旧工业区改造为文化地标的过程,如棉纺织厂转型为文艺街区,陈塘关街区因哪吒电影热度而改造升级。天津利用文化记忆,如藕粉、哪吒故事等,激活城市空间,展现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结合,虽尚不成熟,但具有网红景点潜力,反映城市记忆与更新趋势。 12:00 城市更新:留住记忆,激活活力从90年代离开家乡到2020年后重返,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让人感到陌生。然而,南京小西湖项目通过保留城市记忆,成功激活了老城区的活力,体现了城市更新的真正意义在于留存历史记忆的同时,激发区域新生。 13:00 城市更新:从商业化到人文关怀的转变对话讨论了城市更新的两个阶段,从初期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改造到2.0阶段更注重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在地记忆的保留。通过南京老城区改造案例,展现了如何在尊重原有建筑和记忆的基础上,引入新业态,实现有机更新。城市更新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更是对历史记忆的延续和社区文化的重建,体现了从服务于宏大叙事到个人情感需求的转变。 17:48 城市与乡土空间更新:从工业遗存到社会关怀的转型对话探讨了从十年前的工业遗存改造为艺术和商业空间,到如今小空间和数字游民社区的兴起,以及乡村振兴和城市街区更新的社会创新案例。这些更新不仅关注经济发展,更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边缘群体的需求,体现了空间更新越来越个人化、软服务化的趋势。 20:57 城市更新:人文关怀与文化碰撞对话探讨了城市更新的深层意义,指出其不仅关乎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是对原住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人文关怀。同时,提到了外来者与在地文化碰撞带来的挑战,以及城市更新在资源有限、需求增加背景下的必要性。城市更新被视作一个充满故事与可能性的领域,能够重新定义对被遗忘角落的关注与改善。 23:30 国内外城市建筑维护与发展的差异探讨对话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在建筑维护与城市发展策略上的显著差异。国外城市,如意大利和法国,由于早期完成资本积累,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人文艺术的传承,城市形态稳定,发展与生活形态相协调。而中国,因历史原因及工业化进程,曾大量拆除旧建筑以服务经济发展,近年来开始重视城市建筑的活化与延续,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 26:57 天津海河改造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对话围绕天津海河沿线的改造展开,提及海河从脏臭环境到如今美丽河岸的转变,以及周边古建筑的开放利用,如咖啡馆、书店等,吸引了游客和本地居民,展现了天津的松弛感和文化魅力。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张名片。 33:00 城市与个人:历史根脉与精神链接的探索讨论了个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层级和文化根脉,建立精神上的锚定物,从而与所在城市产生强烈的情感链接。强调了城市更新和理解中,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居民的影响。 36:08 通过经典文学探索北京的历史人文旅居者通过阅读张北海的《侠隐》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在现代化的北京中探寻老北京的文化底蕴。他沿着书中描述的胡同和景点,如护国寺街、碧云寺等地,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以此深刻理解北京的多元历史与人文景观。 40:04 城市探索:南方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分享者阐述了选择在南方城市生活和探索的原因,结合文学想象与经济考量,展现了对南方城市特别是深圳和海南的历史挖掘和个人体验。通过探访深圳的早期历史、国际化进程以及海南黎族村落的兵屯遗迹,揭示了城市历史的流动性与文化多样性,体现了城市探索中的多维度体验。 46:19 城市文化与个人精神溯源的深度对话对话深入探讨了城市的文化历史与个人精神追求之间的联系,指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及原住民对地方性格的塑造作用。通过寻访古迹,对当下生活产生平静和淡定的感受,强调了精神溯源对现代人的意义。 48:31 城市探索与博物馆文化的深度连接对话深入探讨了通过博物馆和城市本身作为活的博物馆,来深刻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方法。强调了博物馆在展示区域文化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城市更新中对历史和精神根源的寻找。提到了具体案例,如吴文化博物馆的古树名木展览,展示了如何通过树这一元素,梳理区域历史场域。同时,讨论了城市心理学、城市规划与环境心理学的影响,以及城市建筑与人民生活方式的稳定关系。 54:13 古城规划与文化传承:从广汉到良渚的城市脉络通过广汉古城的建筑遗迹,如钟鼓楼、奎星阁和土地庙等,展现了古代城市规划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同时,从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到洛阳、长安、南京等历史城市的规划,揭示了从统治阶级规划城市到普通民众生活模式的共同遵循,以及信仰、祭祀、居住等功能区的集约布局,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一脉相承。 56:53 马拉松赛事作为城市旅游新方式对话围绕通过马拉松赛事快速了解城市文化的旅游方式展开,强调马拉松赛道精心设计能串联城市精华景点与文化,如北京马拉松展示银杏、胡同文化,天津马拉松展现海河文化,以及各地方特色补给,如大闸蟹、海参等,提供独特旅游体验。 01:00:31 通过马拉松赛事探索城市魅力对话围绕通过参与马拉松赛事来深入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参与者认为,亲身体验城市街道,与当地居民互动,能够增进对城市的认知和好感。淮安马拉松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赛事设计,将城市的最佳面貌展现给参与者,从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许多城市正利用此类赛事作为文旅结合的平台,吸引游客深度探索,挖掘城市潜力。 01:04:20 城市探索与文旅新视角:从马拉松到演唱会的启示对话探讨了以不同方式探索城市和故乡的深度体验,包括马拉松、历史主题旅行和演唱会等,强调了小城市通过独特活动吸引游客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活动对地方文化和旅游推广的积极影响。 01:08:48 生活探索与城市记忆:独特性与无限可能性对话围绕生活探索、城市记忆以及独特性的重要性展开,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打开世界的方式。通过分享生活轨迹,如播客制作、马拉松跑、旅居体验,以及对城市的深入探索,展现了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讨论中提及记录生活轨迹为数字化资产,以增强认知与理解,同时表达对南京等城市的喜爱与探索意愿,约定未来相互交流生活体验。 01:11:52 城市选择与精神故乡:青岛与苏州的魅力对话围绕青岛和苏州的城市魅力展开,青岛以其海景、山景、凉爽气候和海鲜吸引着一位热爱自然的人,成为其理想退休地。苏州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园林艺术和人文关怀成为另一个人的精神故乡。两者都体现了城市与个人情感的深度连接,强调了精神寄托的重要性。【关于永定河集】永定河集位于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西、永定河畔,是一次城市区域激活和新生活方式打造的实验与示范。在独特的工业遗址和优质的山水环境之上,通过创造性的空间与场景设计,以及多种新生活方式业态的有机集合,为城市和公众带来一种自然松弛、活力新潮的滨水生活新想象,并探索出一个以消费创新实现区域焕新的新模式与新样本【本期主播】 小藏:「门道」播客主播。 姝琦:「津津乐道」「不叁不肆」播客主播。 阿鲸:「循环往复」播客主播。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
--------
1:20:45
--------
1:20:45
vol.54「苏州」拙政园 × 莫奈花园: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最终都在园林里相遇
时光探宝人:苏州博物馆策展人 吕文涛苏州大学 钱晓冬主播:宝藏姐姐两周前,《门道》在苏州做了一场线下活动,这个活动,我在社群和朋友圈里直播了,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这一期在拙政园现场录制的节目里,两位嘉宾。有非常激烈的碰撞和呼应。这次苏州活动和去年不同我们用一天的园林行走和的夜谈最大程度的打开和占领了一个超乎我预期额的展览苏州博物馆西馆的《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假如没有之前的铺垫,我以为,我看这个展览的收获不会那么大假如可能,你去苏州博物馆西馆一定要去看这个展览花钱,是值得的我想,这期节目,也会让你最大可能的占领和拥有这个展览。—时间轴-—第一部分:吕文涛老师介绍《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00:00 拙政园与苏州园林文化深度探讨节目围绕拙政园及苏州园林文化展开,邀请策展人与专家共同探讨园林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通过实地考察与展览内容的解析,展现了园林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多重魅力,强调了园林体验中身心感受的重要性。两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了多元视角下的园林解读,丰富了观众对园林文化的理解。05:30 苏州古典园林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探析对话围绕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展开,从个人兴趣出发探讨园林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园林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内模拟自然,提供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展览通过五个部分展示园林满足的突出普遍价值,强调其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独特地位,包括与敦煌莫高窟、长城等的对比分析。10:22 苏州古典园林与隐逸文化:逍遥乎林泉展览解读逍遥湖林泉展览以吴昌硕的篆书横披《逍遥游》开篇,结合虞山印派的印章和宋画《松下赏月》《钱塘观潮》,展现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隐逸文化传统。展览通过文物组合引导观众探索园林与精神自由的关联,强调园林作为文人理想空间的象征,以及其对现实与想象的融合。15:12 中国园林史与文人雅趣对话探讨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汉代至近代园林艺术的高峰,以及文人对园林理论的贡献。通过引用乐之论、吴中四才子作品及沧浪之水典故,展现了园林与文人雅兴的紧密联系。对话还分析了竹林七贤、兰亭雅集和陶渊明对园林意境的影响,特别是竹子在园林中的象征意义。19:47 园林与文人精神:从兰亭序到陶渊明的影响对话探讨了中国园林与文人精神之间的深刻联系,从兰亭序的文化仪式到陶渊明田园诗的自然理念,展现了文人如何通过园林创作表达自我追求与精神境界。提及了赵孟頫的书法传承、陶渊明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以及周深画作中的桃花源意境,强调了园林作为文人精神寄托的空间意义。24:58 苏州园林与吴门画派的文化交融对话探讨了苏州园林与吴门画派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苏州园林的兴盛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16世纪的《姑苏志》详细记录了苏州的造园活动,标志着园林之城雏形的形成。王敖家族等造园世家的贡献,以及沈周、文征明等吴门四家的艺术成就,共同塑造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拙政园作为典范,体现了园林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的场所,反映了苏州园林与吴门画派的深厚文化内涵。29:20 拙政园与文氏家族园林命运对比对话围绕拙政园的历史变迁及其与文氏家族园林的不同命运展开,重点讨论了拙政园从王献臣时期到后代因赌博失去,与文氏家族长期保持园林传统形成鲜明对比。提及文征明及其子文嘉的作品与拙政园的关系,以及《秋塘红藕图》所展现的远香堂荷花景象,反映了园林风貌的历史延续性。展览中展出的槐雨亭及相关文物,揭示了拙政园背后的文化价值和个人情感。33:17 文氏家族与江南园林艺术传承对话探讨了文氏家族在嘉庆年间的发展,特别是文正亨及其作品《长物志》对人质生活的理解。通过《唐人诗意图》和《白岳游图》等艺术作品,展现了文氏家族在园林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强调了家族传承的诗书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以及明代中后期文人游历与园林创作的紧密联系。37:58 园林与艺术:从晚明绘画到现代赏玩对话探讨了晚明以来画家如何将园林作为创作题材,以及园林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园林不仅被精心设计以供观赏,也成为画家记录与传承家族记忆的方式。通过手卷等艺术形式,观者能更深入地体验园林之美,感受其不确定性与魅力。此外,园林中的花木配置、假山设计等元素,也反映了人们追求咫尺天地的理想。46:40 园林与文人风雅:从文物到审美体验对话探讨了园林作为文人意志延伸的独特性,以及文人如何通过器物表达审美偏好。以文正亨的《长物志》为例,阐述了雅俗判断的标准,并介绍了园林展览中展示的五大名窑瓷器、文征明的《真赏斋图卷》等珍品,强调了园林空间、活动与物质性的展示思路,以及琴、文房用器等文物如何反映当时的风潮与消费习惯。52:07 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中西园林艺术的对话对话深入探讨了明代江南手工艺品的繁荣及其在园林中的体现,特别是通过苏州顶尖工匠的作品,展示了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在追求诗意生活方面的共通之处。展览《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不仅呈现了两地园林艺术的联系,还通过桥梁等元素勾连中日法三国园林文化的交流,强调了人类对生活精心经营的共同追求。57:11 中西园林艺术交流与影响对话深入探讨了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与相互影响,通过外销瓷、姑苏版等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园林风格对西方园林设计的启发,以及西方规整园林向自然风格转变的过程。莫奈的吉维尼花园作为实例,展示了西方园林如何融合东方元素,追求如画般的自然美。双方对于园林的追求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共通性。第二部分:钱晓冬老师部分01:05:12 园林文化与当代实践的对话对话围绕园林文化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展开,提及通过不同视角解读园林的历史与影响,强调了园林作为私密美好空间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当代实现个人对园林的营造与使用。讨论中展现了对园林的向往与研究,以及园林文化对个人生活空间设计的启发。01:08:17 园林美学:从诗情画意到自然驯化讨论了园林设计中的诗情画意原则及其历史背景,强调了对园林背后逻辑的理解比技法更为重要。提出对自然的‘取法’应理解为向往而非超越,园林中的自然元素是经过人工驯化的心中自然。强调了个人对自然的误读在园林情趣中的作用,以及园林作为个人空间的本质。01:14:29 园林造景与个人心境的融合讨论了园林建造应更多关注个人需求与心境,而非单纯追求样式化。以石头命名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个性化命名体现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投射。同时,强调了现代造园中实用与美观并重的理念,以及选择与利用自然元素时的敏感性与创造力。01:18:33 叠山艺术与石头选择的美学探索对话围绕叠山艺术和石头选择展开,强调了个人审美和知识储备在选石过程中的重要性。参与者分享了通过书法审美选择石头的经验,以及将自然石头融入日常生活的创意,如用石头做门把手。此外,讨论了石头的叙事性和情感表达,以及在自然形式训练场中选择石头的挑战。01:20:56 园林设计中的叙事艺术与创意运用通过为普通石头赋予历史事件的名称,以及在园林设计中运用事件和叙事元素,展现了创意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设计者通过选择具有肌理感的石头,以及巧妙地将水藏于山后,创造了深远的视觉效果,满足了客户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这种将日常物品与历史文化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园林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设计者对自然的驯化与创新思维。01:24:49 设计中的文化与情感融合:石床与仙台的创意实践对话围绕为喜爱饮酒的业主设计醒酒石床及肉质仙台展开,通过融入古画元素和联想思维,不仅提供了实用功能,如醒酒与洗脚,还营造了诗意梦境空间,展现了设计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以及场所赋予的无限想象可能性。01:29:34 园林设计与身心经历:从天井到大园的造园理念对话围绕园林设计展开,强调了无论空间大小,只要有对山水的想象,皆可造园。通过天井、设备间改造及雨水收集等实例,展现了如何在有限空间中融入诗意与实用功能。指出园林的本质在于身心经历,鼓励人们通过体验不同园林,理解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终追求内心的诗意居住空间。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小红书:门道小藏即刻 :小藏 门道儿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粉丝群:+微信 mmcg1011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总策划:王卫刚制作人:李汨汨学术总顾问:沈旸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视觉设计:赵月茹
--------
1:37:04
--------
1:37:04
vol.53「番外+串台」罗永浩怒怼华与华背后:一段没有人讲过的江湖往事
这是一期番外,原本和《门道》的主题没有关系串台《Iris的小宇宙》,这是一档商业类的播客节目。因为我一毕业就在华与华工作,虽然我现在离那段生活很远了,但想来想去那段职业生涯其实对我后来的人生决策很大。我原本不打算把这期节目放到《门道》里,因为这和我们的主要内容太不相关了。但,我想把这个声音留在《门道》里。因为,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时间轴-—00:00 揭秘华与华早期发展与独特运营模式对话围绕华与华的早期创业状态和独特运营模式展开。小藏回忆了公司从广州迁至上海初期,仅有20人左右的规模,所有项目均由老板亲自参与决策。公司采用月费制收费,强调不比稿的经营理念,公司创立时便已确立。这种模式在国内本土咨询公司中较为先进,体现了华与华的独特性和前瞻性。03:41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策略与品牌崛起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电视广告的大量投放成功塑造了多个知名品牌,如田七牙膏和晨光文具,这些品牌利用创新的广告策略和广泛的媒介资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广告对于品牌建立和市场扩展的重要性。 07:30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从口号到包装的创意营销通过分析多个经典案例,如田七、美罗胃痛宁、可可小药箱和三金双黄连,探讨了如何通过一句口号或独特包装实现品牌认知和市场销售的成功。强调了去媒介化思维、创意口号与视觉符号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创新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12:13 华与华品牌设计与市场策略的创新实践讨论了华与华在初创阶段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国外案例,结合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创造出具有销售力的品牌设计。强调了包装设计、视觉元素和辅助型标识在提升品牌辨识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优先考虑实用性的设计理念。 16:37 超级符号理论与华与华方法论的演变讨论了超级符号理论在特定媒介环境下的有效性,以及华与华方法论从不打广告到精准营销机场广告的转变。指出华与华兄弟通过树立权威和打造个人IP,成功吸引目标客户群。同时,分析了他们策略中可能存在的傲慢态度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到他们正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探索直播等新形式。 23:34 罗永浩与华与华:商业策略与公众形象的较量讨论了罗永浩对华与华的批评,以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指出罗永浩的言论不仅针对案例,更在于影响华与华的公众形象,从而影响其客户选择。分析了华与华的策略,即不通过销售部而是以真本事赢得客户,强调了与最高决策者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情绪价值在商业咨询中的作用,以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场域中,如何将咨询费转化为实际收益的挑战。 29:57 华与华品牌策略与公司运营的创新之道讨论了华与华通过影响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品牌价值的方法,以及其在多个行业成功案例中的策略创新,如晨光文具的门头改造计划。此外,还探讨了华与华如何解决咨询行业难题,打造高效团队以覆盖大量客户,从而实现高溢价服务的秘诀。 35:04 华与华的管理变革与客户洞察对话探讨了通过员工直接接触客户来洞察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华与华如何借鉴丰田模式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实现流程标准化和文化传承,从而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38:32 在华与华与体制内工作的人生观差异探讨对话围绕在华与华公司与体制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展开,指出年轻人与中年人在创业发心上的不同,强调了格局、人品及长期主义的重要性。华与华公司创始人早期确立了高格局,注重真心、负责与客户利益;而体制内工作则受限于层级,难以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此外,提及华与华公司创始人的商业智慧与人脉拓展能力,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独特魅力。 43:41 评价一家卓越的营销咨询公司及其文化对话者高度评价了一家在中国非常优秀的营销咨询公司,提到该公司及其领导层在商业上的智慧与合作潜力,强调其实力足以穿越经济周期。此外,还分享了自己入职初期的积极体验,如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慷慨与重视。对话者认为,尽管外界对此类话题可能持有偏见,但播客平台提供了一个更理性的交流空间,适合分享此类正面经历。 46:04 华楠与华杉:低调务实与文化生意人的对比对话探讨了华南与华山两兄弟的性格差异,华南被描述为低调、聪明且务实,擅长创新,如将卖书类比为卖牙膏的营销策略。而华山则被认为较为冲动。华南在图书行业取得成功,展现出其作为有文化生意人的特质。 48:06 人生无白走之路对话围绕个人职业生涯转变展开,分享了小藏创立关注古建筑的播客《门道》的经历。强调了人生经验的积累与未来机遇之间的联系,指出即使初期遭遇挑战,也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提及记者职业目标与中国新闻奖,以及如何在追求荣誉与实现个人价值间找到平衡。最后,通过采访知名博物馆馆长和学者,阐述了在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清醒认知的重要性,提倡长远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共鸣。感谢《Iris的小宇宙》给我这个回忆的机会与契机。最后,这些言论,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
55:58
--------
55:58
Show more
More Arts podcasts
ill-advised by Bill Nighy
Arts, Comedy, Music, Books
The Bookshelf with Ryan Tubridy
Arts, Leisure, Society & Culture
This Life of Mine with James Corden
Arts
Roasted with Mark Moriarty
Arts, News, Society & Culture, Food
Dish
Arts,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Food
Table Manners with Jessie and Lennie Ware
Arts, Kids & Family, Music, Food
99% Invisible
Arts, Design
Sentimental Garbage
Arts, Society & Culture, Books
Inklings Book Club
Arts, Books
A Beautiful Breakdown with James & Suzy
Arts, Fashion & Beauty
Trending Arts podcasts
Notions Podcast
Arts,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Fashion & Beauty, Relationships, Sexuality
Shedunnit
Arts, Books
Agatha Christie - Man in the Brown Suit
Arts, Fiction, Books, Drama
Hardcore Literature
Arts, Education, Books, Courses
Amanda Wakeley: StyleDNA
Arts, Society & Culture, Documentary, Fashion & Beauty
The Let Them Theory by Mel Robbins, Book Summary, Podcast, English
Arts, Education, Books, Self-Improvement
Sarah's Bookshelves Live
Arts, Books
Ask Penguin
Arts, Society & Culture, Books
Waldy and Bendy’s Adventures in Art
Arts
Design Better
Arts, Business, Technology, Design
FOREVER. BETTER: WHO GIVES A SHIRT
Arts, News, Business News, Fashion & Beauty
Changing Times - The Allenwood Conversations
Arts, Leisure, Society & Culture
Good Food
Arts, Health & Wellness, Leisure, Food
Service95 Book Club With Dua Lipa
Arts, Society & Culture, Books
Twenty Thousand Hertz
Arts, Music, Design, Music Commentary
The Food Programme
Arts, Food
The Paris Review
Arts, Books
Ruthie's Table 4
Arts, Food
Simon Mayo's Books Of The Year
Arts, Fiction, Society & Culture, Books
Talk Art
Arts, Visual Arts
Talk ’90s to me
Arts, History, Music, Society & Culture
Gastropod
Arts, History, Science, Food
The Jimmy Dore Show
Arts, Comedy, News, Performing Arts, Politics
The Great Women Artists
Arts
Articles of Interest
Arts, Fashion & Beauty
Sara & Cariad's Weirdos Book Club
Arts, Comedy, Books
Roasted with Mark Moriarty
Arts, News, Society & Culture, Food
A brush with...
Arts, Visual Arts
The New Yorker: Poetry
Arts, Books
The Book Review
Arts, Books
About 门道
这是一档讲述历史文化的播客节目。 推开一扇门,探寻时光留给我们的宝藏。
Podcast website
Arts
History
Society & Culture
Listen to 门道, ill-advised by Bill Nighy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Open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门道
Scan code,
download the app,
start listening.
Company
About radio.net
Press
Advertise with us
Broadcast with us
Legal
Terms of use
Privacy Policy
Legal notice
Privacy-Manager
Service
Contact
Apps
Help / FAQ
Apps
iPhone
iPad
Android
Social
Ireland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24/2025 - 12:54:0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