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pp
Top stations
Podcasts
Live sports
Near you
Genres
Topics
Open app
Open app
Radio
Podcasts
Live sports
Near you
All contents
Popular sports
UEFA Champions League
UEFA Europa League
Premier League
NFL
NBA Basketball
Major League Baseball
NHL
Top music genres
Pop
Rock
Hip Hop
Chillout
Country
Oldies
Electro
Alternative
80s
Classical
House
Jazz
Top 40 & Charts
Soul
Classic Rock
Blues
Latin
90s
R'n'B
Ballads
Gothic
Punk
Hard Rock
Salsa
Dub
Top topics
News
Culture
Sports
Politics
Religion
Children
DJ
Comedy
Campus Radio
Interview
Christmas
Music
Education
Top categories
Comedy
New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True Crime
A - H
I - P
Q - Z
The podcast starts in
- 0 sec.
Podcasts
Education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Listen to this podcast in the app for free:
radio.net
Sleep timer
Save favourites
Download for free in the App Store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人文清华
Education
Science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122
121 如何同时对卡车司机、医闹和程序员有发言权?答案是做个社会学家!
本期嘉宾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不平等、城市社会学、数字社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Stata实用教程》、《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中国软件工程师:工作、生活与观念》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本期内容00:47 清华社会学系的立系之本06:49 卡车司机何以重要?08:47 医疗仪器的使用会导致医患关系恶化?12:10 中国医师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况12:39 医患矛盾实际上是被放大了很多的?13:52 对医师的“污名化”和“神圣化”趋势同时存在19:00 市场化使得医患关系更差?21:38 现代医生排斥传统医学吗?22:19 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模式对生活状态有什么影响?26:08 为什么要大规模地对软件工程师群体进行调查?26:33 软件工程师一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吗?28:17 35岁以上的软件工程师都干什么去了?29:46 软件工程师的真实待遇如何?31:40 软件工程师是否担心自己会被AI取代?34:32 软件工程师都很宅吗?38:55 行业如何影响收入?44:23 男女的收入差距在什么地方显现出来?45:46 女孩子怎样做更能获得社会公平?46:32 行业中的性别不平等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主持人简介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本期提到[1] 陈达(1892-1975年),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曾任清华学校社会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毕生致力于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2] 李景汉(1895-1986年),中国社会学家、社会调查专家,历任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44年参与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云南人口调查工作。[3] 戴世光(1908-1999年),中国统计学家,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统计主任。[4] 袁方(1918-2000年),曾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曾参加导师陈达领导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关于人口和劳动的研究工作。[5] 沈原(1954-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劳工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研究,主导覆盖10省份的超3万份问卷的卡车司机调查,出版《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系列5卷。[6]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7]闫泽华、吴英发、王天夫:《中国医师:群体特征与工作状况》,202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 闫泽华、王天夫:《数字技术职业的模块化趋向——2023年软件工程师工作调查报告》,《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13期。[9] 王天夫、崔晓雄:《行业是如何影响收入的——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0] 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幕后制作剪辑:惠政责编:惠政关于人文清华播客“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
51:34
--------
51:34
120 对话社会学者王天夫:卷不动又躺不平,谁来为我的焦虑买单?
本期嘉宾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不平等、城市社会学、数字社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Stata实用教程》、《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中国软件工程师:工作、生活与观念》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本期内容01:39 为什么日子越过越好,焦虑却越来越多?03:14 为什么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焦虑社会”?有何判断标准?07:21 什么样的社会情境容易造成焦虑?11:30 焦虑不是心理病症,而是人类进化中的一种机制18:00 内卷和躺平都一种“应激反应”21:05 焦虑会不会传染?29:16 什么是“理性的牢笼”?它与焦虑社会的形成是何种关系?36:45 怎么理解“焦虑商业化”?有哪些具体表现?40:33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焦虑社会”的控制吗?47:32 研究焦虑能缓解自己的焦虑吗? 49:53 得知别人的焦虑会缓解还是加剧自己的焦虑?主持人简介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本期提到[1]王天夫:《焦虑社会及其根源》,原文载于《北大社会学刊》[2]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畏惧的概念》和《致死的疾病》两部著作中,克尔凯郭尔从哲学角度对焦虑进行了系统阐释。[3]“海淀妈妈” ,网络流行语,指生活在北京的海淀区,身心精力都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为孩子付出所有的女性群体。[4] 约翰·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正义论》是他对社会正义问题之思考的集大成者,是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5]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论述了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幕后制作剪辑:惠政责编:惠政关于人文清华播客“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订阅“人文清华播客”。
--------
53:25
--------
53:25
119 根本停不下来!为何我们不得不“内卷式学习”?
导语学习,这个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词,似乎总是与“进步”“成长”紧密相连。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总在不停地学习,甚至陷入“内卷”的漩涡?付费自习室的兴起、下班后的考证热、失业后的技能提升——这些看似个人选择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逻辑与文化密码?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陈昶文,听他带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学习。嘉宾简介陈昶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兴趣为传播与社会发展、媒介技术的文化政治。️时间轴00:00 两个“老学习人”的会面02:37 学习背后还有“权力结构”?04:52到底啥是“业余学习”?06:21 付费自习室:内卷的空间象征09:45学习是一种劳动力再生产 12:04 没工作但吃穿不愁,你还会焦虑吗?16:25 马云叫“老师”,失业叫“毕业”:学习话语如何被用来模糊剥削本质27:46 关于学习的意识形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31:43 都“上岸”了,为什么还要学?自习室里的体制内学习者 34:53 不确定性面前,留给大家的就剩学习了?37:27 内卷式学习:学习的痛苦如何被美学化40:42 连锁与个体经营自习室的差异,空间设计如何服务于“沉浸”。44:00 在自习室里做田野,我可能影响到ta的宏伟计划了48:19 下岗潮与企业家53:37 技术官僚式学习:80年代的人才话语 57:10 文凭社会与内卷的起源 58:42 毛时代的学习:脑体结合、工人学哲学01:09:57 你的博士论文为什么要倒着写?01:15:09 当一个只懂法语的老师要去教一群只懂荷兰语的学生学法语01:18:48 谁该学?学什么?怎样学?本期主播王立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人文清华”联合制片人本期提到理论概念泰勒制:劳动分工体系,将复杂劳动拆解为简单环节鞍钢宪法:毛泽东时代提出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业管理模式朗西埃的“无知的教师”:知识平等理念,反对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著作与学者阿尔都塞《再生产》:讨论意识形态如何再生产朗西埃《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提出教育中知识平等的理念影视作品《请回答1988》(韩剧):剧中出现的共享自习室场景《天下无贼》(电影):“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的台词出处歌曲《从头再来》(刘欢):90年代下岗潮时期的代表性歌曲杂志与档案《人才》杂志:80年代兴起的人才学研究刊物《自学》杂志:80年代鼓励自学的刊物名人名言张之洞:“窃为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理在学”毛泽东:“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一些照片1996年上海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考试(图片来源:澎湃新闻)1997年上海闸北区再就业服务中心(图片来源:澎湃新闻)2018年天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图片来源于网络)2021年湖北高考武汉市第十五中考点(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2024年“国考”南京林业大学考点(图片来源:新华网)成都的付费自习室(图片来源:红星新闻)上海的付费自习室(图片来源于网络)沈阳农业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图片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官网)下岗工人看工厂爆破烟囱(图片来源:电影《钢的琴》)幕后制作主播:王立斌剪辑:王立斌责编:张琳关于人文清华播客“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订阅“人文清华播客”。
--------
1:21:28
--------
1:21:28
118 清华最“叛逆”的班级:不卷GPA,却批量生产科学家
关于天才,往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要么是“凌晨四点半图书馆人满为患”的苦修画面,要么是“天才天生,无法培养”的宿命论调。但到底应该如何对“天才”进行教育,从而将其转化为人才,是一个困难的题目。清华大学“钱学森班”正是一个这样天才云集的“教育特区”,正逐步探索一条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道路。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对钱班进行了五年跟踪研究的教育学者王金羽,一起看看这群顶尖的年轻人如何成长、成才。嘉宾简介王金羽,辽宁大连人。20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长期关注并研究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教育改革实践,并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成果。时间轴3:06“钱班”是一个什么样的班?5:27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钱班”要如何改革10:09 经验和知识要如何整合在一起13:44 “减学分”也是一件困难的事17:21 兴趣调动是工作组的重要工作20:25 有兴趣做科研了,经费怎么办?21:45 推着学生走出清华园26:12 大学教育是一个通向伟大而平凡之目标的伟大而平凡之手段29:02 好奇心并不是稀缺的31:58 “钱班”的翘课率太低竟成为问题37:10 用仪式感和互相帮助对抗压力42:32 摆脱“不犯错”的路径依赖45:21 自主做研究不是“自己一个人”做研究48:17 毕业后“钱班”的学生都去做了什么?53:35 天才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58:24 想学习“钱班”经验,是系统性工程01:04:30 在文科学习中推广“钱班”经验,可行吗?01:05:46 个人与自我的评价体系问题是成长必修课01:07:05 请记得自己的珍贵本期提到:“钱班”“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学森班或TEEP)创立于2009年,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其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钱学森先生是全球华人中近代最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之一,是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的前身—“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办者。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创办旨在秉承钱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型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健全人格、领导力和突出创新研究和发明能力的人才。郑泉水郑泉水,江西金溪人,中国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其科研成就卓著,曾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非椭球Eshelby难题及结构超滑技术等领域取得国际影响的突破性成果,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自2009年起,郑泉水主持创建并领导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开展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构建了“进阶式研究学习体系”等创新模式。该教育实践于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他进一步发起成立深圳零一学院,致力于将“钱学森班”的成功经验拓展至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此外,郑泉水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于2018年在深圳牵头成立全球首个超滑技术研究所,促进前沿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杜威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现代教育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核心理论,主张教育应打破传统灌输模式,倡导“从做中学”,强调通过实践与经验激发儿童内在生长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96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创立实验学校,实践教育理念,影响全球教育改革。杜威重视民主与科学的互补性,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应胡适、陶行知等学生邀请访华,在中国多地讲学两年余,传播民主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界与思想界。️幕后制作主播:刘宣伯剪辑:刘宣伯责编:刘宣伯�️关于人文清华播客“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订阅“人文清华播客”。
--------
1:10:20
--------
1:10:20
117 中国哲学里的“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某某明星变好看了,叫“红气养人”;996太久回到大学校园里看男大打篮球,叫“吸吸阳气”;中医也让我们“补气血”……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今天我们在节目里请来了长期深耕中国哲学领域的魏鹤立老师,从“气”这一概念开始,帮助我们走入中国哲学的门径。嘉宾简介魏鹤立,1992年生,湖北恩施人。2023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23年9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时间轴1:20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5:43 中国哲学的“气”,支持了一种新的“主体观”8:17 在明中期,气的概念被逐渐突出11:08 “朱学后进”罗钦顺15:44 宋明理学的基本三分框架17:52 孟子讲的“养气”是如何养的?21:40 游走在朱子和心学之间的湛甘泉25:06 以气为沟通,万物如何能够一体27:58 王阳明如何看待“万物一体”29:35 王阳明是如何看待“气”的?33:07 人人都有“良知”,恶从何来呢?37:18 中国哲学的风格其实更有当下性39:29 “国学热”争议的背后45:38 中国哲学中,确有集体主义基因么?50:31 带着问题,从康德走到牟宗三52:37 学哲学真的让我增长智慧了56:13 做中国哲学的“二外”,竟是日语01:02:26 找回初心,靠和朋友一起“谈哲学”本期提到: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江西吉水人,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是明代气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王阳明同时代,但思想上与阳明心学形成鲜明对立。罗钦顺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的正统思想,强调“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气”是理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反对王阳明“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外在规律。他在代表作《困知记》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来探求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理性思考,批评心学过于强调内省和直觉的局限性。他提出“理一分殊”,认为理虽统一,但因气之不同而表现为具体事物的多样性,这一观点试图调和理与气的对立关系。罗钦顺不仅在哲学上有建树,还是一位实践型学者,曾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要职,关心民生,注重实学。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坚持程朱理学正统、抵制心学流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湛甘泉(1466-1560),原名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世称“甘泉先生”,广东增城(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与王阳明并称“阳明甘泉”,共同推动了心学的发展,但其思想体系又自成一派,展现了独特的哲学视角。湛甘泉早年师从理学家陈献章,深受其影响,后于弘治五年(1492年)考中进士,历任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他在学术上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强调通过日常实践和内心体悟来认识宇宙的本原“天理”,与王阳明“致良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注重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非完全依赖主观心性。湛甘泉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教育家,创办了多所书院,推广儒学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与王阳明关系密切,两人“一见定交,共倡圣学”,被誉为“神仙友谊”,共同推动了明代心学的流行。他晚年归隐家乡,仍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地方教育事业。湛甘泉的思想融合了程朱理学与心学的特点,对后世岭南学术影响深远。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心学”集大成者。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对明代及后世思想界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其中“心即理”强调心是万物本源,“知行合一”主张知与行的统一,“致良知”则是通过内省觉悟本心良知来指导行为。王阳明早年钻研程朱理学,后在贵州龙场“悟道”,提出心学理论。他历任兵部尚书等要职,平定多场叛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其代表作《传习录》记录了他的思想精髓,强调通过实践和体悟实现道德提升。他还创办书院,推广教育,培养了大批弟子。王阳明的心学突破了传统理学的束缚,强调个体自觉,对后世东亚儒学及现代新儒学均有深远影响,被视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小学”朱熹提出的理学教育体系。其“小学”教育针对儿童阶段,旨在为“大学”教育奠基。目标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和伦理教育,培养儿童道德观念和习惯,让其“知其当然”,为后续探究“所以然”做准备。内容涵盖“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孝悌忠信等价值观及基础识字、诵读经典,重实践而非深解,贴近儿童生活。方法上,朱熹主张养成教育、情感陶冶和循序渐进,通过反复训练、榜样故事和适龄内容引导儿童成长。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熊十力的思想,融合儒家传统与西方哲学,构建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道德的形上学”,主张通过“智的直觉”体认道德本心,将儒家“内圣外王”理念与康德哲学相结合,提出“两层存有论”,区分“现象界”与“本体界”。牟宗三毕生致力于复兴儒学,代表作有《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等,深入探讨儒家心性之学对现代世界的意义。他强调儒学不仅是文化传统,更是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资源。牟宗三对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研究尤为精深,对王阳明思想有深刻阐发。他的学术影响遍及海内外,为现代新儒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幕后制作主播:刘宣伯剪辑:刘宣伯责编:刘宣伯�️关于人文清华播客“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订阅“人文清华播客”。
--------
1:06:24
--------
1:06:24
Show more
More Education podcasts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Mental Health, Relationships, Self-Improvement
Begin Again with Davina McCall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Mental Health, Self-Improvement
The Rich Roll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The Comeback with Brenda Dennehy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Mental Health, Self-Improvement
Gaeilge Weekly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How to Be a Better Human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The Daily Stoic
Business,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The Sinead Says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Mental Health, Relationships, Self-Improvement
Luke's ENGLISH Podcast - Learn British English with Luke Thompson
Comedy,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The Gratitude Attitude Podcast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Trending Education podcasts
Aware and Aggravated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Mental Health, Self-Improvement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 Free Audiobook
Education, Fiction
Simple Stories in Spanish
Arts, Education, Fiction, Language Learning
Squaring The Circle, A Randall Carlson Podcast
Education, News, News Commentary
The Zero to Finals Medical Revision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cience, Life Sciences, Medicine
The Divorce and Beyond® Podcast with Susan Guthrie, Esq.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Kids & Family, Mental Health, Parenting, Self-Improvement
Finding Mastery with Dr. Michael Gervais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Mental Health, Self-Improvement
IMO with Michelle Obama and Craig Robinson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The Art of Awakening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Religion & Spirituality, Alternative Health, Self-Improvement, Spirituality
The Bar of Ireland Podcasts
Education
How to Age Up
Education, Science,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Social Sciences
Notes in Spanish Intermediate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English Stories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Luke's ENGLISH Podcast - Learn British English with Luke Thompson
Comedy,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Easy English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Trying Not to Care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Mental Health, Personal Journals, Relationships, Self-Improvement
Learning English For Work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Little Talk in Slow French
Education, Courses, Language Learning
SOLVED with Mark Manson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The Legal Community Speaks: The ELI podcast featuring Prof. Teresa Rodríguez de las Heras Ballel,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Law Institute
Education, Government, News
No More Booze - The Podcast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Listening Time: English Practice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Coffee Break Spanish
Education, Courses, Language Learning
Coffee Break French
Education, Courses, Language Learning
6 Minute English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The Sinead Says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Mental Health, Relationships, Self-Improvement
The Daily Stoic
Business,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The Gratitude Attitude Podcast
Education, Self-Improvement
The Comeback with Brenda Dennehy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Mental Health, Self-Improvement
The Rich Roll Podcast
Education, Health & Wellness,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About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人文清华播客」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力求让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我们会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我们有三个常设栏目:【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清华学者沙龙】学者们的跨学科对谈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Podcast website
Education
Science
Society & Culture
Courses
Documentary
Social Sciences
Listen to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Open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Scan code,
download the app,
start listening.
人文清华播客:对话清华学者: Podcasts in Family
人文清华讲坛 | 清华大学名校公开课 | 认知提升必听 | 社会热点
Society & Culture, Documentary, Education, Course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Company
About radio.net
Press
Advertise with us
Broadcast with us
Legal
Terms of use
Privacy Policy
Legal notice
Privacy-Manager
Service
Contact
Apps
Help / FAQ
Apps
iPhone
iPad
Android
Social
Ireland
v7.23.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4/2025 - 4:39: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