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Arts有声书屋

有声书屋

CC FM
有声书屋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19
  •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托尔斯泰代表作|19世纪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著作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豆瓣評分9.2,《安娜·卡列尼娜》上, 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听书】19世纪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著作👉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每日更新! 聽更多好書:https://youtube.com/channel/UCHDE6RQT9EuaMAktUCZpwHg ---------------------------------------------------------------------- 經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上, 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托爾斯泰代表作【聽書】19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經典代表著作 原作名: Anna karenina 内容简介 ·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文学大师。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纳博科夫有言:你读屠格涅夫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读屠格涅夫,你读托尔斯泰只是因为你无法停下来。 📚 每天讀一本好書,每日用30分鐘的時間感受讀書的快樂,讓我們變成更豐富更好的自己。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 不妨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夜讀洞見 感謝您的支持 #安娜卡列尼娜 #听书 #托尔斯泰 #畅销书 #每日一书快读 #有声书 #每日读一本书 #每天听一本书 #安娜卡列尼娜听书
    --------  
    58:26
  • 《第一口》饮食习惯的真相
    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饮食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本书引用了食品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及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家庭与文化、记忆与性别、饥饿与情感等。为什么有些人只吃特定颜色的食物,还有一些幼儿除了炸薯条不吃任何别的食物?“暴食症”“厌食症”等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密码?中国的祖父母,为什么倾向给孙辈过量的食物?而日本人用了什么作法,让全体国民在短时间内转换成健康的饮食方式? “好吃”“吃得好”与“健康营养的食物”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书中通过丰富的文化观察和实证的科学研究,夹杂作者的个人经验,以生动且令人信服的方式说明追求美味的食物和健康的饮食间是相辅相成的。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学习“吃的艺术”,不管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无穷潜力可以学会崭新且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者: 比·威尔逊(Bee Wilson),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思想史研究员。
    --------  
    21:42
  • 《万智有灵》超出想象的动物智慧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心智与一只动物不同?也许你会认为这源于自己拥有创制工具的能力,具有对自我的感知,或者是对过去和未来能进行分析、理解与掌控,而这一切特征足以让我们认为自己是地球上最为卓越超群的物种。弗兰斯·德·瓦尔通过科学来揭示动物是有多么聪明,从而推翻传统行为主义以及我们长久以来对动物智能的低估。 作者: 弗朗斯·德瓦尔 美国荷兰裔动物行为学家和灵长动物学家。他于1977年获得乌得勒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埃默里大学心理学系的坎德勒教授。 https://youtu.be/QpCpFrMMqTU
    --------  
    21:38
  • 《像我這樣的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相處
    1982年,平行世界的英國倫敦,彼時人工智慧研究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當前的發展水準。英國在馬島戰爭中落敗後,托尼•本恩當選為英國首相,“人工智慧之父”圖靈也沒有自殺;與此同時,32歲的倫敦人查理開始了兩段新的關係:一,他愛上了樓上的鄰居米蘭達;二,他用繼承的遺產購買了一款新型人形機器人“亞當”。“亞當”擁有以假亂真的智慧和外觀,能夠完成逼真又不失自然的動作和表情變化。在米蘭達的幫助下,查理重塑了“亞當”的性格,於是一組奇怪的三角關係漸漸形成……事情也慢慢開始失控。 小說中麥克尤恩給了圖靈他應得的生命,而非受到審判、監禁、自殺。圖靈得享高夀,活在世人的尊崇之中,他的作品創造了技術奇跡。麥克尤恩在小說中探討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區別,究竟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人類——我們外在的行為還是內在的生命?機器人能夠明白人類的心嗎?對於那些人類無法掌控的技術,這部小說將帶給讀者深入的思考。 作者: 伊恩•麥克尤恩,本科畢業於布萊頓的蘇塞克斯大學,于東英吉利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從一九七四五年發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學獎。公認為英國的“國民作家” https://youtu.be/O8L-7ojPPeQ
    --------  
    21:11
  • 《百年戰爭簡史》英法兩國的糾纏戰爭史
    在超過100年的時間裡,英國以它的國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為藉口多次入侵法國領土。此時的法國是一個龐大但難以控制的王國,英國則又小又貧窮。然而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英國主宰著戰爭的進程,攻城掠地,屢戰屢勝——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的偉大勝利。然而戰爭的天平卻在貞德出現後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向法國傾斜,最終以法國收回除加萊以外的所有大陸領土結束。 這場戰爭的主角們都是歐洲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愛德華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約翰二世、查理五世、貞德與查理七世。他們用自己的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計共同譜寫了一篇鐵 與血的史詩。政治、軍事與農業變革在這個時期層出不窮,英國與法國的民族主義也在此時興起。 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為讀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戰爭中複雜而牽涉廣泛的歷史事件,他追尋著戰爭過程中最終使法國獲得勝利的那些變化,並將中世紀歐洲史詩中的陰謀與趣味生動地再現出來,為讀者繪製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紀戰爭畫卷。 作者: 德斯蒙德·蘇厄德,出生於法國巴黎,是英國知名的暢銷歷史作家。 https://youtu.be/HVlbTl9jkYs
    --------  
    27:32

More Arts podcasts

About 有声书屋

每天讀一本好書,每日用30分鐘的時間感受讀書的快樂,讓我們變成更豐富更好的自己。 全部有声书完整版都可以在 YouTube上获取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HDE6RQT9EuaMAktUCZpwHg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有声书屋, Changing Times - The Allenwood Conversations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16.2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4/27/2025 - 7:04:21 PM